中年男人半數“不中用”嗎?
新聞背景:
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持,全國10多家醫院參與的我國第一個《ED患者臨床需求及治療滿意度調查報告》前不久正式發布。這是中國的權威醫療機構第一次對中國男性“性健康”問題進行的系統調查,時間從2004年4月至8月,歷時近半年,覆蓋全國10多個城市的上千例ED患者。結果顯示:在所有被調查的ED患者中,輕、中和重度ED分占55.5%、24.1%和20.4%。40歲以上的患者占52.5%。患ED同時伴隨的疾病包括:神經衰弱(14.7%)、高血壓(11.5%)、糖尿病(9.4%)、高血脂(8.9%)、前列腺肥大(7.9%)、心臟病等(3.7%)。每個男性患者平均要等待22個月才就ED問題去看醫生,明顯高于國外調查資料的數據(6個月)。
編者按:《ED患者臨床需求及治療滿意度調查報告》一經發布,媒體紛紛報道,有的媒體以“我國五成中年男性存在勃起功能障礙”為題,觸目驚心!一時輿論嘩然。我國中年男性中ED患者真的有那么多嗎?他們在治療過程中存在著哪些誤區?有哪些疾病會導致ED的發生?患了ED的人怎樣才能重新恢復“性”福生活?
什么叫ED
ED(ErectileDys-function)即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是中老年男子的常見病,是內源性疾病導致男性衰老的早期預警信號。
中國ED患者沒那么多
“我國五成中年男性存在勃起功能障礙”,這數字真是令人震驚!我國半數的男性都“不中用”嗎?本報記者采訪了本次ED患者調查課題主持人、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秘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該院男性健康中心姜輝副教授。
記者:對本次調查,很多媒體這樣說:“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高達52.5%的男性忍受著ED病痛的折磨。”但從報告中我并未看出這個信息。那么,對這個“52.5%”的數據該做何理解?
姜輝:請注意:這次的調查“是由醫生負責收集門診ED病人,采用填寫問卷的形式完成的。”這即是說,接受調查的人全部是去醫院就診的ED患者,是在患者中完成的調查,對象并不是全部人群。針對40-70歲男姓人群的ED患病情況,去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朱積川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在北京、廣州、重慶三大城市進行的調查顯示,ED患病率應為40.2%左右。而我本人在北京調查的結果為41.2%。這次調查的報告中寫得很清楚:“在所有被調查的ED患者中,輕、中和重度ED分占55.5%、24.1%和20.4%,40歲以上的患者占52.5%。”這個“52.5%”指的是所有就診ED患者中,40歲以上者占52.5%,并不是說40歲以上的中年男士52.5%為ED患者。
記者:我國男性ED患病情況與國外相比,是程度相當還是更加嚴重?與我國過去相比,情況又如何?是否還存在地域方面的差別,比如城鄉之間?
姜輝:和國外相比,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所以患病的絕對人數很高。如果從患病比例來看,則與歐洲差不多,均在40%-50%之間。由于我國以往從未做過這方面的調查,所以沒有資料可以對照。在地域分布方面,則城市肯定高于農村。
記者:我國男性ED患病“超英趕美”,情況不容樂觀,原因何在?城市患病率高于農村,又說明了什么?此病在未來的發展會呈現出何種趨勢?
姜輝:ED無明顯的或是直接的患病因素,但和年齡增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神經衰弱、前列腺肥大、心臟病等病相關,常與上述疾病相伴而生,這一點在此次的調查報告中已有明顯反映。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西化,上述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在日益升高,ED患者也就隨之增多。大城市患病率高于農村,則與城市人口老齡化、人群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等因素分不開。從全球的情況來看,到2025年,全球ED患者的數量將比目前增加1倍,僅亞洲就會達兩億。目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神經衰弱、心臟病等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在我國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那么,與這些病相伴的ED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也會相應地呈現年輕化趨勢。
記者:心理因素在ED患病中起多大作用?ED患者患病前后的心理又有哪些改變?
姜輝:對于ED,醫學界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前多認為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七十年代后則認為主要是由多種器質性病變如高血壓等引發的,這在所有ED中占到3/4之多。身體的器質性病變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從而引發ED;而器質性疾病和心理壓力混合起來又可使ED情況加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結果就是使早期輕度未能及時治療的ED發展為重度而難以治療。
記者:我國ED患者在就診、用藥中都存在有哪些誤區?
姜輝:一方面,ED在我國治療中最大的誤區就是患者并不認為這是一種疾病。ED多在中年以上的人群發生,人們多認為這是一種自然衰老現象而不予理會。此外,ED畢竟不是致命的疾病,又有很大個人隱私的成分,更影響了積極就醫。ED的就診率即使在國外也還不足10%,在我國就更低了。這次調查發現,每個男性平均要等待22個月才就ED問題去看醫生,明顯高于國外調查資料的數據(6個月)。另一方面,目前就醫條件不夠方便,也限制了人們及時就醫。不過,處方藥全面進入藥店,也有望給人們就醫帶來一些方便。發生了ED的男姓,應及時就診于正規醫院的泌尿科或男科,而千萬不要盲目聽信小廣告,找街邊的小診所。這次的調查也表明,前來這兩個科室就醫的ED患者,其滿意度可達到90%以上。在用藥方面,一些抗抑郁藥物、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等,也可以造成ED,因此,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更應及時向醫生反映藥物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以便醫生作出及時診斷,調整用藥。至于長期的藥物治療,ED患者也不必過慮,只要正確使用,并不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萬艾可(偉哥)在中國上市4年,效果肯定,到目前為止并無出現嚴重并發癥的報告。
記者:這次對中國男性“性健康”問題的調查對ED患者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姜輝:權威機構的調查加上媒體的關注,肯定會提高大眾對疾病的關注和認識,有助于人們早期治療。預計再過幾年,我國ED人群平均就醫的時間肯定不再會是22個月這么長的時間了。
服了降壓藥就不中用了嗎?
有些高血壓患者發現自己在服用了降壓藥后,血壓雖然得到了理想的控制,但是自己卻突然“不中用了”。這種現象引起了很多患者的恐慌,有些人甚至因此放棄了降壓治療。降壓藥是導致ED出現的元兇嗎?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高血壓科蔣雄京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高血壓這種疾病本身就可以導致ED的發生,因為長期高血壓會造成動脈硬化,使下半身的血流減少,從而影響勃起功能。而一些降壓藥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但是在臨床上,也有些高血壓病人本身有ED的困擾,在合理使用降壓藥物后,由于全身癥狀得到改善,心腦血管疾病危險性下降,整體生活質量提高,性能力反而增強了。因此,也不必覺得降壓藥對性功能來說一定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目前臨床上發現的導致ED可能性較高的降壓藥主要是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如果患者感覺服用降壓藥后,對性生活影響較大,可請醫生換用其它降壓藥,比如可換用ARB(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類的降壓藥,如科素亞、安搏維,使用這類藥甚至還可能改善性功能。但絕不能自作主張停藥或者隨意減少藥物劑量,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
衛生部北京醫院泌尿科鄧庶民副主任醫師介紹說,在因為ED來泌尿科就診的患者中,高血壓病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由于患者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直接原因是高血壓,所以治療上首要任務還是降壓,維持血壓的正常水平。泌尿科醫生一般會建議病人向心內科醫生反映這種情況,換用對性功能影響較小的藥物。
記者從中國性醫學專業委員會曹興午秘書長那里了解到:男性發生陰莖外傷可能會傷及睪丸、陰莖、陰囊,首先是睪丸劇痛及劇痛引起的應急性休克,這種在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睪丸性休克”,睪丸損傷嚴重的,可能當時就引起破裂,睪丸是繁殖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如果是雙側睪丸破裂,就會喪失性功能。曹秘書長還指出:脊髓損傷也可導致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另外,有手術、骨盆骨折合并尿道外傷等任何損害陰莖神經支配和血管供應的外傷、手術都易引起ED。因此,在手術之前,患者應該和醫生討論改進術式、預防醫源性ED發生的可能性。
治療ED有“國際指南”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主任醫師辛鐘成教授告訴記者,對ED,國際國內已經有一整套完整而有效的診療指南。ED治療首先檢測發病原因進行加強治療,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功能障礙等。
國際衛生組織ED診療指南中第一線治療是選擇口服藥物西地那非(萬艾可)。提起萬艾可,很多人認為服用是危險的,甚至會導致猝死。其實,萬艾可是非常安全的一種藥物,中國自萬艾可上市以來還沒有其導致死亡的正式報告。而且萬艾可療效是非常肯定的,中國的II期臨床試驗證實其總有效率達81%。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關鍵在于掌握它的使用禁忌癥,即萬艾可不能與硝酸甘油、消心痛等硝酸酯類藥物同時使用,否則可能危及生命。需要提醒的是,患者要想買到真正的萬艾可必須到醫院去。國家規定只有縣級或二級以上醫院才能進藥,其它銷售途徑是違法的。
ED的第二線治療是陰莖海綿體內藥物注射療法,已使用20多年,臨床有效率70%-80%,但是由于局部疼痛,特別是劑量過大會引起持續性陰莖異常勃起,近來臨床使用較少。
20%的ED患者是由于重度陰莖勃起器官病理性變化引起,可以采用陰莖勃起裝置植入手術進行治療。陰莖勃起裝置是用硅橡膠材料制成,組織相容性好,無過敏及刺激反應,手術植入器官內扶持陰莖勃起,不影響陰莖感覺、排尿和射精功能,不影響生育功能———這是ED診療指南的第三線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