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吸一口煙:食管少癌變
大家都知道吸煙與肺癌關系密切,卻不知道食管癌也和香煙有關。有研究顯示,吸煙者食管癌發病率高出正常人4~10倍。
煙霧中含40多種已知致癌物,其點燃后生成氣體可分“海、空”兩路入侵消化道:少部分煙霧從咽經食管到胃甚至到腸,可視為“空路”,這些煙霧直接和胃腸黏膜接觸。而進入呼吸道的大部分煙霧與呼吸道黏膜接觸后,有害成分被吸收入血運送到遠處,可稱為“海路”。
煙霧通過“海、空”兩路同步入侵人體系統,而在消化道損害中,上消化道首當其沖是重災區,因為食管處在上消化道最前端,最先受到煙霧侵害。
早期食管癌常見癥狀是進食時胸骨后有異物感或偶有輕微哽噎感。隨病變發展,會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部分病人還會體重減輕。晚期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聲音嘶啞及胸背疼痛等。
按目前的醫療水平,早期食管癌80%~90%可治愈;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僅有13%~29%。大家應主動戒煙,即便是吸煙多年,現在戒煙也不晚。根據科學家多年研究發現,吸煙者在戒煙后,其體內器官會發生一系列有益變化。
20分鐘內:血壓降到標準水平,脈搏降到標準速度,手、腳溫度升到標準體溫。
8小時內: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血液中氧含量增至正常。
24小時內:心肌梗塞危險性降低。
48小時內:神經末梢功能逐漸恢復,嗅覺和味覺對外界物質敏感性增強。
72小時內:支氣管不再痙攣,呼吸大為舒暢,肺活量增加。
兩星期至1個月:血液循環穩定,肺功能改善30%。
1~9個月:咳嗽、鼻竇充血、疲勞、氣短等癥狀減輕;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出現新纖毛,處理黏液功能增強;痰液減少,肺部較干凈,感染機會減少。
1年內:冠狀動脈硬化的危險減至吸煙者一半。
5年內:比一般吸煙者(每天一包)肺癌死亡率下降,或接近于不吸煙者死亡率;口腔、呼吸道、食管癌發病率降到吸煙者發病率一半。
10年內:癌前細胞被健康細胞代替,肺癌發生率降至非吸煙者水平;口腔、呼吸道、食管、膀胱、腎臟、胰腺的癌癥發病率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