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把雙刃劍
男性朋友們在生活中,一遇到傷心地事情就會喝酒,所謂“解酒澆愁,愁更愁”,就是這個意思,不少的男性朋友們在家里每逢喜事的時候,也會喝點小酒助興,喝酒對于男性朋友們來說,實際上是一種雙刃劍,這是為什么呢?
我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從杜康釀酒迄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古書《食貨志》稱:“酒為百藥之長”,研究發現,在各類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還有多種有機酸、氨基酸、酯類、糖分、微量的高級醇和較多的維生素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可見酒對人體的健康確是有益。
適量飲酒可以促進胰液素的大量分泌,增強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以活血化淤,減輕心臟負擔,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有效地調節、改善體內的生化代謝及神經傳導;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減少動脈內膽固醇的累積。《說文解字》就寫到:“醫,治病工也……從酉……醫之性,然得酒而使。”明代醫圣李時珍稱:“酒能夠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止水泄……殺蟲辟瘴,利小便,堅大便。”我國傳統醫學認為:“酒乃水谷之氣,辛甘性熱,入心肝二經,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祛風散寒,消積冷健胃之功效。”
但過量飲酒對人體的傷害又是巨大的。《本草備要》說:“過量飲酒傷神耗血,損胃爍精,動火生痰,發怒助欲,至生濕熱諸病。”唐代名醫孫思邈也告誡嗜酒者:“久飲酒者爛腸胃,潰髓蒸筋,傷神損壽。”現代醫學證明,長期大量飲酒,肝臟是首當其沖的。其中最常見的損害就是酒精性肝損傷、酒精性脂肪肝,如不及時調理還有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癌變。同時產生性腺毒素,出現性功能障礙。
另外,酒精還會對人的大腦、心臟、中樞神經系統、胃以及口腔咽部等消化道造成損害,引發酒精性胰腺炎、酒精性心肌病,甚至危及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四大健康生活方式中除了“合理飲食,不吸煙,鍛煉身體”外,同時提出了“不過量飲酒”。那么飲多少酒為適量呢?科學家提出,所謂適量飲酒的“量”通常指一個“飲酒單位”。一個“飲酒單位”,大致相當于酒精含量在4.5%左右的啤酒340ml;酒精含量在12%左右的葡萄酒114ml;或酒精含量在50%左右的白酒28ml。成人每天飲酒量不超過一個飲酒單位就是適量。我國最新發布的2007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飲酒有了明確的規定,即成人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男性朋友們因為工作的關系,在平常應酬也會喝一些酒,其實,適量的喝點酒,對于男性朋友們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好處,可是如果男性朋友們沒有堅持適度的原則,那么不久之后,自己的身體也會出現問題,因此喝酒要適度。
推薦閱讀:男人怎么樣喝啤酒才不會有啤酒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