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營養必知的三件事
1.吃水果可以取代吃青菜?
有些人不愛碰蔬菜,干脆吃水果來替代。但水果真的可以取代蔬菜嗎?
問遍專家,大家都不贊成,因為:
其一,水果的熱量比蔬菜高,糖分含量也高,有些慢人,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者反而需要控制攝取量。有些人用喝果汁替代吃水果,更加錯誤,因為少了重要的纖維,更糟糕。
其二,蔬菜中的礦物質含量比較高,尤其是深綠色葉菜,集合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性化學物質,每天不能少,相較之下,水果里含較多的是維生素。
其三,健康飲食的基礎之一是“多元化”,也就是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愈多愈好。專家提醒,即使蔬菜本身,也不是只吃綠色葉菜就能滿足,還要攝取紅、黃、橙、紫等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也是,每天2種,常變換,才能充分攝取不同食物中不同的營養素。
不過,水果最大的優勢是能生吃,不經過高溫烹調,比從蔬菜里容易多攝取到一些遇熱容易遭破壞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B群。
2.吃宵夜一定會發胖?
許多減肥資訊告訴我們,不想發胖的話,晚上不要吃太多東西,尤其要跟宵夜說再見。但是國外研究調查卻發現,你在什么時間吃比較多東西,和體重增減并沒有絕對關聯。
美國農業部將一群體重超重的女性分為兩組,一組在中午之前就吃下70%的一天所需熱量,而另一組則在接近晚餐時間吃,結果并不影響她們的體脂肪率。另一個美國官方的大型調查也指出,晚上吃了多少東西,和10年之間體重的變化無關。
專家認為,體重會增加,主要還是因為吃進的熱量比消耗掉的多,因此,維持健康體重最重要的一件事——控制每天攝取的總熱量。
所以,如果問我們可否吃了豐盛晚餐后還大啖宵夜?這要視個人生活形態而定。基本上,在活動量較大的時間,攝取較多熱量,比較恰當。上班族下了班回家,多半賴在沙發上或做些靜態活動,消耗熱量并不多,相對于白天的活動量,營養專家認為,晚餐不適合吃得比早餐和午餐多。而且,宵夜或晚上邊看電視邊吃的零食往往是多出來的熱量,吃了累積起來,當然發胖。尤其一吃完,倒頭就睡,更不好。因為睡眠時,我們的新陳代謝率會下降大約10%,太接近睡眠時間吃東西,理論上就容易把沒用掉的熱量堆存起來。
如果你一定要吃宵夜才能入眠,最好在睡前2小時吃完,并避免油脂高的食物。油膩食物會讓消化變慢,延緩胃排空時間,有些人因此會在夜里睡不好,甚至影響隔天一早的食欲,讓最重要的早餐吃不下。宵夜的熱量控制在200卡左右。比較好的選擇:一杯低脂牛奶加2~3片蘇打餅、清淡的湯面或咸粥、燕麥片、紅(綠)豆湯等。 上一篇:男人吃太飽有什么危害 3.每天要喝8杯水?
多數人認為,每天喝8杯水(約2000毫升)有益健康。但近幾年,國外有些報導提出不同意見。有專家指出,不一定每天必須喝足8杯水,喝太多水也會為身體帶來麻煩。
營養專家指,喝水和攝取熱量一樣,“需要多少,就補充多少”,目前根本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說,多喝水就能多排毒。而且,水喝太多,有電解質不平衡(鈉、鉀離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及C)容易流失等問題。
那么究竟太多、太少是指多少量?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恰當?科學研究指出,人體每天從尿液、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毫升,所以才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
但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應該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進去。其實,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內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餐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里攝取到300~400毫升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毫升開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就算基本達到要求。
不過,水的需求量必須視每個人所處環境(溫度、濕度)、運動量、身體健康情況及食物攝取量等而定,沒有標準值。有些人的確需要多喝一點水,包括痛風、腎結石患者,保險的方法是遵照醫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