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氣寒冷 警惕關節病變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不少關節炎(包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舊病復發,患者開始出現下肢麻木、痙攣、疼痛加重、無力等癥狀。這主要是由血脈不暢,涼氣加重關節、肌肉收縮所致。
進入冬季,預防關節炎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
注意保暖。尤其是原有關節炎的患者,對患病部位要加以保護,如使用護膝等,女性盡量不要在寒冷及陰雨天穿裙裝。
改善血液循環。可適當多洗熱水澡,或用熱水燙腳,以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環。
居室環境要保持干燥,避免陰寒濕冷。在水濕潮冷的環境中工作時,如井下、露天作業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勞動后不可乘熱身汗出便入水洗浴或吹涼風,內衣汗濕后應及時更換洗凈。
注意勞逸結合。過度勞累,正氣損,風寒濕邪可乘虛而入,所以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加強體育鍛煉。如一般的生產勞動,做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注意飲食調理。關節炎患者應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維生素D等。美國營養學的研究發現,魚油和維生素E可幫助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櫻桃含有多種維生素,它的抗氧化劑比維生素E的作用更強,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排出尿酸,緩解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不適,其止痛、消炎效果甚至比阿司匹林還好。
注意預防和控制感染。現代醫學發現有些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正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發關節病,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可減輕關節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