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的關系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里并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金→肺
金對應肺,與呼吸道疾病相關,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肺了。
肺最強時間:7:00~9:00
肺最弱時間:21:00~23:00
強肺關鍵詞:潤
●白色食物可讓肺強健起來。如百合,可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調養效果最好。此外,白蘿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潤肺的功效。
中醫養生法
呼吸吐納:柏樹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時或下午3~5時,在柏樹下用鼻子吸氣、嘴呼氣,共做12次,長期堅持具有補充肺氣不足的作用。
兩款食療法
羅漢果茶
羅漢果1個,將其切碎,用沸水沖泡10分鐘,不拘時頻飲。
秋梨膏
秋鴨梨500克,紅棗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
將鴨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適量水燒開,用小火煮30分鐘;生姜切成片與紅棗用同樣的方法煮成湯,過濾去渣。
然后把鴨梨湯,棗、姜湯,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
因為羅漢果、秋梨的金氣最重,且有極強的藥性,可使肺功能迅速強壯。
木→肝
木對應肝,肝開竅于目,木資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緒易激動、煩躁不寧、胸脅隱痛、視力急劇下降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肝了。
肝最強時間:1:00~3:00
肝最弱時間:13:00~17:00
強肝關鍵詞:舒
●肝怕勞累,肝氣最弱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須工作,則至少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中醫養生法
按摩“阿是穴”:“阿是穴”即“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過手指對疼痛部位快速而有節奏地輕輕點揉,可緩解肝部痙攣、疼痛和不適。
食療法
取靈芝、女貞子、黃芪、甘草、刺五加各適量,制成茶包,開水沖泡飲用。
具有保肝、抗衰老的功效。
水→腎
水對應腎,如有腰膝酸軟、水腫、尿頻、記憶力減退、易感風寒、無故大量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腎了。
腎最強時間:5:00~7:00
腎最弱時間:23:00~1:00
強腎關鍵詞:藏
●調節不良情緒,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盡量做到含而不露,遇到不順心的事,盡快放開。此外,在腎臟最弱的時間,不要熬夜,以涵養精神。
中醫養生法
唾液滋養: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后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1次。
食療法
醋泡黑豆補水療虛,是中醫治療腎陰虛的“黃金方”;
吃魚最為助腎,因為魚肉不但可以健腎,還能穩定情緒、增強記憶力和判斷力。
火→心
火對應心,心主血脈,如有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煩躁,甚至心前區疼痛等癥狀時,就需要養心了。
心最強時間:11:00~13:00
心最弱時間:21:00~1:00
強心關鍵詞:養
●如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利用中午時間進行,此時心力最強;心臟先天較弱者宜早睡,睡前宜喝杯胡蘿卜汁或西紅柿汁來養心。
中醫養生法
踏豆按摩:取綠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后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將雙腳洗凈擦干踩踏綠豆,可于每晚睡前1小時踩踏30分鐘左右,具有強心安神的功效。
按壓肚臍:肚臍即神闕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壓5~7分鐘,可斂心靜氣、安然入睡。
食療法
取枸杞子30克,炒酸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方中酸棗仁、枸杞子具有養心血的作用;五味子具有斂心氣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