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秋燥易威脅肺部健康
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我國自古有燥令傷肺之說。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于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后者則見于深秋天氣轉涼之時。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其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干燥和體液丟失等癥狀,并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癥”。
肺主一身之氣,要防治干燥癥,關鍵在于養肺。入秋后,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或是病人遭病毒、細菌感染時,其鼻咽部剛開始先是黏膜皺縮而感覺干燥,繼而因充血而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由于鼻咽部黏膜表面的蛋白結構發生了變化,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機體可能出現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膚瘙癢、毛發枯萎等,還可出現便秘癥狀。
所以,只有肺好了,全身跟肺相關的其他功能才能跟著好起來。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