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康熙的中醫養生觀
康熙皇帝8歲登基,執政61年,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他不僅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而且還諳熟養生之道。
據清史記載,康熙曾說“節飲食,慎起居,是祛病的良方也”。并主張“人飲食之類,應各擇其宜于自身者,對于所喜好的食物不可多食”、“高年人飲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則少于病,于身有益”。他每每出巡,喜食各地產之種種時令蔬菜。
康熙對飲水亦極有講究。在他看來,“人之養生飲食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在出巡時,他每次都要把水煮沸食用,遇到不好的水還取其蒸餾水“烹茶飲之”。
對于各地進貢的鮮果,康熙從不多食,只略嘗少許,便放置一段時間,待其氣味甘美時再食用。他曾告誡左右“諸樣可食用果品,于正成熟之時食之,氣味甘美,亦且宜人,此乃養生之要”。
關于飲食衛生康熙還說過:“朕用膳后必談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則飲食易消,于身大益也。”這些見解和現代生理學是吻合的,人在飯前飯后保持心情愉快,會促進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康熙對生活的保健也十分重視。他認為:“恒勞而知逸”,一生勤于治理朝政,生活充實豐滿。他博覽群書,愛好書法,學習自然科學,還在宮內種點水稻、蔬菜,在秋高氣爽季節,則到木蘭圍場狩獵騎射,以增強體質,調劑生活。
康熙在古稀之年時作的一首詩頗能概括他的養生之道:“淡薄生津液,清虛樂在余。鬢霜漸薄德,神憊恐高譽,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書。山翁多耄耋,粗食并園蔬。”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