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六養”和“四少”
養生之道,貴在有常。現在中國已將進入“老年社會”,但觀很多老人似缺乏面對老年應有的心態,無所事事,對生活失去興趣。即使有一點原本以為可以充填生活內容的“雅興”,如書法、繪畫、遠足、寫作、花草等,也淺嘗輒止,不能繼續,往往半途而廢。于是,長吁短嘆,百無聊賴,而且心中苦悶,慨嘆很難有抒發的地方和對象。
清人有“六養”、“四少”的養生大旨,不妨可以參據調節。
“六養”“流水之聲,可以養耳;青禾綠草,可以養目;觀書繹理,可以養心;彈琴學字,可以養指;逍遙杖履,可以養足;靜坐調息,可以養筋骸”。這是說要多接觸大自然,頤養性情以及耳目之聰明、步履之矯健,同時靜以讀書養氣,保持身心的健康。
“四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是說飲食、睡眠要適度,精神狀態要好,少積存煩惱、少說話,以免費神。這當然不是讓人裝癡作啞,也是適度的意思,所謂“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