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飲酒等于慢性自殺
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瑤指出,“酒對身體的影響,決定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與酒內的酒精含量、飲酒的速度、是否空腹以及搭配進食的飲料等都有關系。
飲酒時,酒精由胃和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再由肝臟解毒,對人身體的各個器官產生作用。”對時下流行于年輕人的空腹飲烈酒、將烈酒兌飲料等諸多不良的飲酒習慣,瞿主任認為存在頗大的健康隱患。
國外科學家曾對15000名意大利人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有空腹飲酒習慣的人和只在用餐時飲酒的人進行比較,前者的死亡率比后者更高。
如果空腹時飲用酒精濃度超過40%的烈酒,人體內的氨基酸和葉酸嚴重缺損,而且酒精阻礙了蛋氨酸和葉酸的吸收,易于導致結腸癌發生。同時,空腹飲酒也大大提升了血液的酒精濃度,加大了酒精對人體的危害。瞿主任特別強調,35歲以上者空腹時更不能飲烈酒,這也是預防肝疾病的最佳手段。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流行著一種飲酒“時尚”——烈酒混合著可樂或綠茶,仿佛成了一種現代化的都市飲品。殊不知,這對人體的生理影響危害極大。
許多酒類之所以口感濃烈,是因為酒精含量較高,而酒精含量是由乙醇含量決定的,乙醇含量過高或者吸收過多,對人體危害很大。飲用烈酒時,伴隨可樂、蘇打水之類的碳酸飲料,則加速了乙醇的吸收。
而飲酒的同時飲用茶水,更是一種錯誤的飲用方法。
中醫陰陽學理論中說酒味辛,先入肺,肺與大腸相表里,飲酒應取其升陽發散之性,使陽氣上升,促進氣血流通。茶味苦,屬陰,主降,若酒后飲茶會將酒性驅于腎,易形成寒滯。寒滯則導致小便頻濁、陽痿、睪丸墜痛、大便燥結等癥。因此,建議喜歡飲酒時調兌可樂、綠茶之類的年輕人,最好選擇酒精含量較低、濃度較小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