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秋冬進補
蛇口退休教師陳老伯,平時身體健康,每日堅持鍛煉。天氣漸冷了,他的幾個孩子為了老人的健康,買了各種各樣的冬季補品。誰知吃了人參、枸杞、冬蟲夏草等補品的陳老伯,近些日子卻感到渾身不舒服,還經常出現便秘、流鼻血。子女們很奇怪,為什么吃了補品,身體反倒不如原來呢?昨天,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蛇口聯合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周輝堂。他提醒讀者:冬季進補要根據不同體質來選擇補品,缺什么補什么,不要超量進補,否則易導致胃肺火盛,出現上呼吸道、扁桃腺、口腔黏膜炎癥及便秘、痔瘡等。
專家說深圳人膳食有四大問題
周醫生認為現在的深圳人在飲食上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由于深圳的生活條件較好,人們非常重視自身的營養,經常吃高檔食品,喜歡進補藥膳,夸大了營養品的作用;第二,深圳人的膳食不均衡,谷類、粗雜糧吃得少;第三,深圳人飲食習慣不好,早餐不重視,午夜聚餐多,時間長;第四,深圳人由于工作忙,常常忽視運動,只講單純攝入多少。由于運動少,造成體內不能很好代謝,就產生了多種富貴病,像痛風、糖尿病、高血脂等,這些病在深圳發病率均居全國前列。
周醫生說,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進補的季節。傳統醫學認為,冬令進補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因此,各種人群,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均可選用有滋補作用的食品,但在進補時要注意根據不同的體質來選擇補品和進補方式。
秋冬季節進補有“五忌”
他認為秋冬進補有五“忌”: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二“忌”慕名進補。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益身體。人參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圣藥,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實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三“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范圍,是否適合自己。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
部分人對補品只能聞香不能下箸
周醫生建議,要注意補充礦物質。據國外最新醫學研究指出,人怕冷與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所以除了注意增加熱能的攝取以外,還要注意補充礦物質。一般來說,吃適量的豆制品及肉、蛋、乳等即可滿足人體對鉀、鈉、鐵、鋅等元素的需求。
補品并非人人能吃,周醫生指出下列幾種類型的人,只能聞補品之香,而不能動筷。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多發時期,所以心血管病人飲食宜清淡,熱氣補品還是少吃為妙。肝膽疾病病人大多是濕熱體質,并不適合溫補的方式。腸胃疾病尤其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穿孔出血患者,某些補品不好消化,所以不要食用。某些更年期婦女、慢性肝炎肺結核患者食用補品也應謹慎。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