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動物鞭增強性功能是誤會
隨意套用“以形補形”可能影響健康
專家表示,“以形補形”的核心思想是用動物的臟器來治療人體相應器官的疾病。這種以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來源于中醫治療學中的食療法。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發現動物內臟和人類內臟無論在組織、形態上還是在功能上都十分相似,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以臟治臟”和“以臟補臟”的觀點,這就是中醫食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法則“以形補形”。
從臨床上看,“以形補形”在一些病癥的治療上是可以得到較好效果的,如中醫主張肝開竅于目,因此,吃動物肝臟能明目。
但是專家也指出,中醫講究的是“氣”,注重的是身體功能性的東西,同時,中醫注重辨證虛實,虛證要補,實證則不能補,因此,不能簡單地用“以形補形”作為治療的手段。
此外,中醫所說的臟器跟解剖學意義上的臟器也有一定的差別,比如說心病,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與神經系統、思維有關;心主血脈,與現代解剖學上的循環系統有關。
因此,“以形補形”也要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癥狀來判斷是否適合這一食療方法。如果不顧癥狀的不同而一律“以形補形”,不僅得不到“補”的效果,而且還會加重病癥,影響健康。
以血補血:科學可取
鐵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紅蛋白中。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是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不容易被食物中的草酸等物質干擾。
黑木耳、海帶、芝麻等含鐵也較高,但這些食物中所含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比較低,因此,吃動物的血液來補血,作為缺鐵性貧血的食療方式,是非常可取的。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