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輟學”在農村蔓延,父母努力奮斗,孩子卻早早斷送了未來
“隱性輟學”在農村蔓延,父母努力奮斗,孩子卻早早斷送了未來
這次春節,感觸最深的還是教育問題。因為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在教育方面差距真的太大了。
身邊很多城市家長,聚在一起都會討論孩子成績怎么樣,報了幾個輔導班,孩子上了哪個興趣班。而身邊的農村家長,過年都是問孩子想爸媽了沒?考試成績怎么樣?為什么沒有發獎?在家氣爺爺奶奶沒有?過年想吃什么,想去哪兒玩?
前者重點就在讓孩子“多學”,而后者卻在給孩子“補償”,因為大多數農村家長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了老人帶。就算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他們也找不出解決辦法,只想努力打拼早點在城市安家,早點把孩子接到身邊,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但是,現在一種“隱性輟學”在農村蔓延,父母努力奮斗,孩子卻早早斷送了未來。
打工父母年底回家,發現兒子每科才考30分左右,很崩潰
老家鄰居曹大哥和老婆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就留在老家讓爺爺奶奶照顧,就在村里上小學。他們今年年底打工回來,問了兒子的學習情況,兒子上小學5年級,語、數、外三科加在一起才考了96分,每科都是考30分左右,看到這樣“奇差無比”的成績,鄰居大哥大嫂崩潰了,坐在院子里大哭起來。
嫂子邊哭邊說兒子:“你為什么不好好學習?你知道爸媽在外面打工多么辛苦,天天加班到晚上兩三點,連個周末和節假日都沒有,就是希望多掙點錢,供你好好讀書,將來有學歷,不吃沒學問的虧。你這……考的都是啥?”
見父母崩潰,兒子也崩潰了,哭著喊:“我就是學不會,也沒有人輔導我。大不了我不上了,也跟你們一起打工!”聽兒子這么說,鄰居大哥大嫂更生氣、更傷心了,大過年的,一家三口哭成了淚人。
其實,農村出生的人都知道,農村的教育條件有限。尤其是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老人學問淺,根本就沒有人輔導。孩子想上輔導班都沒有,想學興趣班還得到縣城。像我鄰居大哥家孩子這成績,其實跟“輟學”沒什么兩樣,因為就算他上了初中,考不上高中,照樣也無學可上。
因此,這種“隱性輟學”在農村蔓延,父母努力奮斗,孩子卻早早斷送了未來。
同樣授課內容,農村孩子的分數為什么這么低呢?
或許,很多人會疑惑,農村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農村家長也比較重視教育了,孩子學習條件再不好,也不能考這么低的分數吧?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實還在以下方面:
①農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課下功課無人輔導
現在,我們農村老家,像我鄰居家的情況有很多,可以說很普遍。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老人帶,老人就算識字也因為所學內容不一樣,輔導不了孩子。所以,孩子如果課堂沒學會的東西,又不敢問老師,課下功課又無人輔導,自然就學不會,分數也會很低。
②家長不懂“家校共育”,孩子學習全指望老師
現在,網上有很多家長吐槽被老師安排輔導和批改孩子的作業,還要到學校參加衛生大掃除和交通疏導等。但是,這些家長大多都是城市家長,很少有農村家長這么抱怨的。因為,農村家長還不懂“家校共育”,他們還是覺得教育就像自己小時候一樣,都是靠老師教育。老師教得好,孩子就學得好,自己不是老師,就算天天陪著孩子也沒什么用。
當家長不管孩子的學習,只問老師要成績時,自然做不到與老師及時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幫孩子查漏補缺,所以就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很差。當然,現在也有很多農村家長重視輔導孩子,但畢竟還是少數,因為很多家長都要外出打工。
③孩子上學無壓力,學習動力不足
我們對比一下城市和農村孩子上學會發現,城市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開始關心早教、學區房等問題了,從一開始就會讓孩子上好學校,以后考好的高中和大學。但是,農村孩子上學,除了到縣城追求好一點的教育,在村里和鄉鎮學校沒有“學區房”的差別。
而且,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孩子不管學習成績好壞,都可以順利升入初中。所以,孩子上學無壓力,學習動力就不足。就算他們一開始學不好,也不擔心沒有學?梢陨。就是這樣的心理,導致孩子學習一知半解,學不會也混日子,自然成績很差。也就是說,農村孩子不像城市孩子,在那個競爭學習的氣氛里,所以學習容易懈怠。
為避免“隱性輟學”,農村家長該如何上心孩子教育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那就是
- 標簽:新番動漫2013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