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參加親戚聚會,事后卻被預言:這家父母早晚進養老院
今年春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春節,往年都是熱熱鬧鬧串親戚,今年都待在家里面,用手機連線的方式來相互拜年。不過不串門也挺好的,往年雖然熱鬧,但是人多難免吵鬧,還有很多看不慣的親戚。記得去年就發生過這么一件事,很多長輩都看不慣一位親戚的行為,卻又顧及著大過年的,不愿意傷人面子,但私下都頗有微詞。
大姨家就是被議論的中心,去年大姨領著兒子兒媳和孫子一同參加聚會,吃完飯一散席,各位親戚就明顯表現出了對大姨一家的不滿。甚至有的長輩直接指出,大姨把孩子教壞了,等老了難享到兒孫的福氣。一家人參加親戚聚會,事后卻被預言:這家父母早晚進養老院。
飯桌上對兒子很殷勤,卻遭到不耐煩回應
大姨家里面寵兒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以前領著兒子串親戚,就已經把溺愛孩子的名聲傳播出去了。去年的那頓飯,大姨表現依舊如昨,讓人實在看不慣,只是因為這時候她兒子已經娶了媳婦,甚至孩子都一歲多了。
在外人看來,這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甚至已經當爸爸了,可是父母還把他當做寶寶看待。飯前飯后,也不顧兒媳怎么看,對兒子關愛有加。跟小時候一樣,又是夾菜,又是倒水,這個吃不吃,那個要不要。但是全程兒子卻并不領情,對母親很不耐煩,一邊支使母親干著干那,一邊嫌棄服務不到位。
其實這也算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不過對兒子寵溺過度,一直當成“巨嬰”看待,反而會把兒子養成不知感恩的性格。中年時被兒子支使,老了使不動了,兒子也很有可能就不管了。
向父母索取成習慣,就不會懂得付出
很多父母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孩子小時候父母寵愛,等父母老了就該孩子盡孝心了。但這不是自然規律,而是父母教育的成果。如果在孩子最該接受教育的時期,父母寵溺過度,沒有教會他感恩,那就別指望他能在父母老了之后盡到贍養義務。
索取也是會養成習慣的,用生活里的話來說,就是兒子被父母養叼了,享受慣了被服務,就自私的只以自己為主,學不會分享和付出。
真正的愛,是有限度的愛
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就要學著狠點心,有愛有管,而不是寵愛無限度,這樣才能讓孩子學著長大。
并且不只是為了老了被贍養,重要的是孩子能順利立足于社會,獨立生活。如果離了父母就懶惰的無法生存,沒有生活技能,不懂人情世故,那么這不是在愛孩子,是親手害了孩子。
-----------------------
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松帶娃。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