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待在家里不能出去玩,孩子一哭二鬧三撒氣,怎么辦?
關注
前言
昨晚,參與“有人聽到你”家庭教育主題公益活動的幾十家機構近百個微信群,一起收聽了微信群直播講座。
這是由蘭海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蘭海和上瀕教育的家庭教育專家團隊為參與活動的教育機構以及家庭,提供了0-6歲以及6-12歲不同年齡段的主題講座。
本文整理自講座《迪士尼游樂場統統拜拜!孩子不干了?一哭二鬧三撒氣?》
文/宵寒
宵寒
蘭海專家團隊成員
國家高級家庭教育培訓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中科院學前教育與心理發展學專業
3年家庭教育實踐及咨詢經驗
累計服務家庭200+
這段特殊時期,“宅”是我們生活的關鍵字。
正因為宅,我們團隊也收到了很多小年齡階段孩子父母的求助。
比如,一位來自杭州的三歲半男孩的媽媽,這樣說:
蘭海老師好,我有個三歲半的男孩。我們全家響應政府號召,已經十天沒怎么出門了。
頭幾天,我和孩子都挺享受的,因為我平時工作忙,孩子要上幼兒園,所以沒什么時間陪孩子。
可這兩天,孩子開始不樂意了,總鬧著要出門,要下樓,要去游樂場、要去幼兒園,要找好朋友,我是道理也講了,狠話也說了,電視手機也放開了,可孩子就是呆不住。
現在每天只要孩子一提出門,我家就要上演一出大戰,全家都很奔潰。
我該怎么辦呢?
蘭海老師好,我有個三歲半的男孩。我們全家響應政府號召,已經十天沒怎么出門了。
頭幾天,我和孩子都挺享受的,因為我平時工作忙,孩子要上幼兒園,所以沒什么時間陪孩子。
可這兩天,孩子開始不樂意了,總鬧著要出門,要下樓,要去游樂場、要去幼兒園,要找好朋友,我是道理也講了,狠話也說了,電視手機也放開了,可孩子就是呆不住。
現在每天只要孩子一提出門,我家就要上演一出大戰,全家都很奔潰。
我該怎么辦呢?
我相信,這位媽媽的困擾,可能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擾,在這個被限制活動的特殊時期,對大人來講都會宅的找毛長草,更別說電量足、好奇心強的小孩子們了~
可是,目前疫情的形式依然嚴峻,該如何讓孩子繼續踏踏實實的同時也能開開心心的待在家里呢?
相信這期的講座,會給到你一些啟發和幫助。一方面能幫你理解孩子的內心,一方面能帶給你一些應對孩子情緒的技巧和宅家親子娛樂的實用方法。
1
孩子為什么在家宅不?為什么要一哭二鬧三撒氣?孩子的內心感受是怎樣的呢?
孩子一哭二鬧三撒氣,是內心的消極情緒在作怪。
憋在家里憋久了,難免會產生一些這樣那樣消極的情緒,當這些消極情緒越積越多,就好像一個大氣球一樣,一旦爆發,就會非常激烈,于是就上演了一哭二鬧三撒氣的戲碼。
這段非常時期,孩子憋在家,會出現哪些消極情緒呢?最突出的就是這樣三種消極情緒:擔心、無聊、否定。
①擔心
到底發生什么了?很嚴重嗎?
電視為什么每天都在播放醫生、疾病、口罩?
為什么不讓我出去玩?不能去幼兒園?不能去游樂場,不能去商場,不能約小伙伴?
……
這種擔心,其實大人也有,但大人有能力、有資源去主動獲取科學的信息,去了解真相,去甄別判斷,去吐槽,這些都能有效地緩解擔心。
而小孩子認知能力有限,他們很難真正理解外面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們能真實感受和敏銳捕捉到的就是一些實際的變化和環境中焦慮緊張的情緒。
比如,當我跟家人隨口聊起疫情的新增死亡數字時,我四歲半的兒子就會敏感地詢問:媽媽,誰死了?我也會死嗎?
②無聊
孩子的內心是這樣的:沒有小伙伴,沒有游樂場,我在家還能玩什么?和誰玩?還能怎么玩?
大人也有這樣的感受,但大人自娛自樂的能力強,也容易自己創造機會,利用資源,所以能宅樂宅樂的。比如開發廚藝、制作視頻、解鎖各種新技能……
但小孩子能力有限,對同伴的需求高,對新鮮變化事物的需求高,所以會更容易無聊。
③自我否定失落
孩子的內心是這樣的:我在家無聊,自己找點事做,可大人這也不讓,那也不許,我總是被批評、嫌棄、埋怨,難道我就那么不好、不行、不能嗎?
可以看到,在這諸多的消極情緒影響下,孩子們一哭二鬧三撒氣,也就不以為怪了。
2
父母關注孩子的情緒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借此機會幫助和提升孩子的情緒能力。
0-6歲是發展孩子情緒能力的重要時期,他們要能夠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要學會合理的情緒表達方式。
但對于0-6歲的孩子來說,普遍現狀是語言能力不足,所以很多時候不能用語言說出情緒,而是直接通過行為表達。
方法舉例:
①繪本推薦 :
《探秘人體》(立體翻翻書,直觀、形象、科學、清晰)、
《探秘醫院》 探秘醫院,了解醫院、看病的流程
②繪畫、手工:
- 病毒長什么樣子?
- 有什么特點?
- 可以畫、或剪、或用空氣黏土制作出來等等。
第二,可以從無聊轉換到有趣狀態。
讓孩子不無聊,可以安排一些寓教于樂的家庭活動,什么樣的家庭活動是有益于孩子成長的呢?
①孩子喜歡,既好玩有趣
②能幫孩子提升該年齡階段需要發展的能力
0-6歲的孩子,家長要有意識地幫孩子發展運動、語言、情緒、認知、社交、情緒、自我意識、規則等方面的能力。
方法舉例:
①認知能力:真人找不同、什么不見了、配對
②自我意識:我的自畫像、蘿卜蹲、我的成長照片
③語言能力:組詞、說反話、你來描述我來猜
④情緒能力:情緒臉、生氣枕
⑤運動能力:氣球大戰
第三,從否定孩子轉換為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
在家庭中,可以賦予孩子一些角色,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比如,讓孩子做家里的 安全小衛士, 提醒外出的家庭成員出門戴口罩、進門先洗手;提醒家人量體溫等等。
或者讓孩子做 時間小助手, 給孩子發一個鬧鐘、計時器,讓孩子提醒時間點和時長,比如父母辦公休息時間、游戲時間、吃飯時間、電視時間等等。
還可以做 游戲管理員, 讓孩子來管理家里的游戲,做裁判、安排游戲、計數、計時、計分、發令等等。
必須強調的是,孩子完成角色后,家長的及時反饋很重要。孩子每完成一次角色任務,都要給予具體、正向的語言鼓勵。
可以這樣說:寶寶,你剛才很準時地提醒媽媽時間,媽媽非常感謝你的提醒,多夸了你的提醒,不然媽媽就要錯過...。媽媽相信你,下一次也能做到~
3
這段特殊時期,家長迎來了史上時間最長、融入最深的一段親子時光,有很多幸福甜蜜,也有很多問題和沖突。
但不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堅信,所有的問題和沖突背后都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
所以,別怕別躲,蘭海說成長、上瀕教育和你們在一起。
--END--
蘭海老師發起“有人聽到你”家庭教育主題公益支持活動 ,攜手眾家教育機構,幫助更多家庭度過這次疫情難關。
“有人聽到你”公益支持活動目前有三種活動方案:
接下來,我們還會開展更多公益直播和講座, 歡迎您關注參與。
往期直播回放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