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民小學“智慧校園”亮相2019智博會 助力智能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9日17時10分訊(張華 張妍)當智能技術與教育碰撞,能夠擦出怎樣的火花?當人工智能遇上學生的奇思妙想,會引發怎樣的驚嘆?8月26-29日,重慶市人民小學智慧校園體驗館亮相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展示了人民小學版智慧教育解決方案。
據了解,重慶市人民小學智慧校園體驗館以5G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依托高水平專家智庫和專業技術實力,圍繞智慧教學、智慧學習、智慧管理、智慧環境、智慧決策五大建設重點,構建一體化、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體驗樣本。
人民小學校園大數據綜合分析平臺 張妍攝
平板教學吸引了大批的學生與家長進行體驗 張妍攝
大數據讓教育更精準
你能想象嗎?一塊屏幕就能了解全校教學、學習、環境、管理等方面的數據,一個手環就能知道學生體質健康是否達標,一個小小的儀器就能精準分析學生上課是否認真。在重慶市人民小學智慧校園體驗館里,市民親身體驗了大數據給教育帶來的改變。
“智慧體育還是有點出乎意料,因為我讀書的時候都是統一運動,但智慧體育可以搜集學生在體育中的各項數據,針對每個學生的體質健康生成相應的學習清單,還挺有意義。”市民劉女士帶著兒子體驗了智慧足球后,對智慧體育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近年來,教育部門已經將學生體質健康情況作為教育質量監測和教育評價的重要內容。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管理、評價過程中,人民小學正通過智能化手段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科學化、系統化的監測與管理。例如運用智能體測設備自動化采集學生體質健康及運動數據,如肺活量、身高體重、立定跳遠等,并將采集數據實時上傳到體育教學管理平臺,生成學生體質健康分析報告,能夠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實現精準教學,指導學生科學化鍛煉。
另一方面,針對學校足球、籃球等特色體育項目,學校也采用了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升訓練、競技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此外,在人民小學智慧大屏上,學校在教學、學習、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大數據也實時呈現在市民眼前,據悉,這套多維校園大數據體系可實現數據統計分析、趨勢預測、異常預警。
以疫情預警為例,通過分析學生因病請假情況,看出近期可能發生的疫情,通過預警信息的自動推送,便于學校及時進行防控。
以安全預警為例,通過實時預警信息能夠及時采取安全防控措施。
通過物聯網智能管理,實時掌握教室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并檢修故障設備,有效節省校園能耗。
此外,學生畫像、耗材預警、學生體質健康等等特色功能,也為學校的數據驅動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人民小學的同學們正在現場編寫代碼 張妍攝
同學體驗智能體測設備 張妍攝
同學正在體驗機械手臂 張妍攝
智慧課堂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效
“這是一幅幾大洲的拼圖,小朋友們一起來把它拼正確吧。”“這幾個英語單詞對應的圖片是哪幾個呢?我們一起來連線找出來吧。”在智博會現場,隨著老師輕點電子屏幕,教學信息實時傳送到每個同學的平板電腦上,同學們在平臺上進行無聲地搶答,老師通過學生綜合表現進行評價,整個會場氣氛活躍有序。
“這堂課太好玩了!我們玩了單詞連線、計算了粉筆多長,感覺是在玩平板,但有學會了知識。”“如果這樣上課我們可以很容易記住知識,因為很直接。”剛體驗完平板互動課堂的陳恩軒和鄒雨彤兩位小朋友對學習展現出了極大興趣。
“我們是專門來智博會看智慧校園的,這應該是未來教育的趨勢,平板教學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了,娃兒們確實學得很有趣。”陳恩軒的媽媽梁女士表示平板教學要一分為二的看,因為電子產品對學生視力存在一定影響,同時,書本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梁女士的顧慮在紙筆互動課堂得到解決。這里看似和傳統教學課堂相同,電子白板、書本教材,卻又不同,因為學生利用智慧筆在普通紙上書寫即可實時記錄學生書寫軌跡,并能進行實時反饋、過程回放。和平板相比,一方面保留了傳統的紙筆書寫習慣,為學生視力減負;另一方面學生書寫數據可與平臺實施關聯,收集學生互動過程數據,為教學評價提供支撐。
智能技術讓課堂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民小學的智慧課堂里,課前,老師可利用系統豐富多樣的優質資源輕松備課;課中,可利用多樣實用的互動授課工具,提升學生積極性和課堂專注度;課后,可通過互動數據生成課堂評價報告,針對性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近年來,學校的課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一方面人民小學針對課改進行了充分的‘人’的準備,即增強教師綜合性,打破學科邊界,拓展課堂教學的體驗性,讓學生有更多收獲。另一方面,人民小學意識到必須進行‘技術’的準備,即引入信息化、智慧化的設施設備,幫助教師在課改中真正提高效率,實現和鞏固課改的效果。”據人民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人民小學在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將“智能技術”與“教育”簡單相加,而是把兩者深度融合,構建智能化、個性化、物聯化、泛在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全面打造智慧教育生態,帶給學生更加個性化、精細化、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