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千萬避開2個“久”!一半的人得痔瘡,都是生活中犯了這些錯
說起肛腸疾病,大家首先就會想起痔瘡,據201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痔瘡患病率高達49.14%,接近一半。在所有肛腸疾病中,痔瘡相關的就占了 87.25%,并且幾乎不分年齡段和性別, 患病的幾率只有“高”和“更高”兩種!
痔瘡痛起來實在太折磨人了,有人形容“每次上廁所都像在拉圖釘”……然而我們該如何遠離它呢?已經患有痔瘡的人,又要怎樣做才能減輕痛苦?
1
為什么肛腸總長“痔”?
痔瘡高發,其實與人體生理結構有一定關系。簡單來說,人體的直腸很粗,而肛門是收縮的,相對較細,連接兩者的是一條鋸齒狀的線,叫做肛管齒狀線。這條線附近就是痔瘡高發區域。
1
肛管齒狀線的收縮和擴張
在肛管齒狀線的上方,是直腸靜脈叢,在其下方則是肛門靜脈叢。由于距離心臟較遠,靜脈血液回流較為困難,因此 肛管齒狀線受到外力擠壓時,就很容易造成血液滯留而導致靜脈血管擴張。
因而也可以說,痔瘡是發生在 肛管齒狀線處的靜脈曲張。通常,發生在這條線以上的為 內痔,以下的為外痔,上下連接的屬于混合痔。
2
痔瘡可能是“吹”出來的
排便時肛門內括約肌充血擴張,血管網絡也隨之擴張,此時靜脈叢會不斷接收動脈血,仿佛在“往氣球里充氣”。如果這一過程中,靜脈叢的血液回流困難,血管組織就會像氣球一樣被“吹”大。
靜脈叢里凝滯的血液一天不疏通,痔瘡就一天不會消失。病情輕微者,痔瘡有望慢慢自愈;嚴重者疼痛難忍,無法正常生活,必須要接受治療。
3
哪些征兆可能提示痔瘡?
出血
內痔發作主要容易引起出血,通常為鮮紅色血液,可能附著在大便表面或滴落在廁紙上,更嚴重時可能有噴射樣出血,但一般出血量不大、無痛感。
可觸摸
外痔和混合痔則多以脫垂為主,用手可以直接觸摸到,發作時容易引起瘙癢或疼痛。嚴重破裂出血時,還容易并發感染和炎癥。
檢查方式
除了自行檢查以外,還可以進行直腸指診、肛門鏡、肛門視診等檢查。
2
護好“菊花”
生活中少犯錯
如果說生理結構是痔瘡高發的基礎,那么錯誤的生活習慣可以稱為“導火索”,以后你在做以下這些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考慮一下了!
1
用紙擦還是用水洗?
肛門處皮膚較薄、皮下血管豐富、褶皺多、肌肉彈性大,用紙擦拭,特別是粗糙的紙巾,反復大力摩擦時,更容易導致皮下靜脈充血、肌肉皮膚脫垂,形成痔瘡的幾率更大。
因此排便后用溫水清洗是最佳方法, 可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肌肉自主收縮,還能除菌防感染。如果一定要用紙擦,則需從前往后、緩慢輕柔地擦拭,盡量選擇濕廁紙。
2
飲食里少了它
飲食里少了水分,就容易造成大便干結,排便時對肛腸的壓力很大,更易造成血液回流障礙,從而引發痔瘡。平時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和奶制品,其中富含的膳食纖維、果膠、果糖、維生素、益生元等,都有助于留住直腸中的水分,保持大便軟硬適中。
3
排便2個“久”
排便過久
有研究證實,排便超過3分鐘就可能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誘發痔瘡。建議排便時間保持在3~5分鐘,不超過10分鐘。
久不排便
長時間不排便,大便中的水分也會被腸道內壁吸收殆盡,導致大便板結、排解困難,可能誘發痔瘡。建議每次排便間隔不超過3天,盡量一天一次。
4
最危險的“姿勢”
久坐、久站容易造成下肢血液回流障礙,產生麻木、僵硬、腫脹感,不僅會影響腸胃蠕動、削減便意,還容易造成靜脈曲張。久坐時,腹腔壓力多集中在肛腸處,更易造成痔瘡脫垂。
3
預防、治療都有招
照著做更輕松!
痔瘡不僅高發,還極易復發,長期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品、久坐久站的人群,或妊娠期婦女、肥胖患者、老年人等,都是高危人群。
這里也給大家提出一點小建議:
1
預防要早
痔瘡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短則數月,長則數年,青少年時期過后發病風險升高,因此及早預防很有必要。
偶爾坐浴
在保證身體清潔的前提下,可偶爾進行坐浴,即讓40℃溫水沒過髖和腿部,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痔瘡患者還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加入煮好的黃連、蒲公英、艾葉、馬齒筧草藥汁或高錳酸鉀溶液等,以此消炎消腫。每次坐浴可進行5~15分鐘,每天1~2次,連續7天。
變坐為蹲
蹲坑更符合人體的生理結構,蹲著排便時,直腸肛管角度更有利于大便順勢排出。如果家里只有馬桶,也可以在腳下墊一個凳子,身體微微前傾35°,同樣達到蹲坑的效果。
西貝助便操
這套操可以幫助我們減輕便秘,從而降低痔瘡發作的幾率。
01提肛
向上提肛,停留3秒,放松,如此反復30下;
02揉臍
兩手疊加,掌心覆蓋神闕穴(肚臍),順時針揉30下;
03推脊
兩手背在背后,左手抓住右手拇指,以兩手第二掌指關節置于脊柱兩側,從肩胛骨下緣平面開始,按壓并向下推,一直推至尾骨兩側停止,如此反復30下。
2
治療不能拖
發現痔瘡之后,如果拖延不治,很可能不斷生長。由于肛門細菌較多,一旦形成膿性感染,很可能威脅到肛腸健康,造成皮炎、破潰、肛瘺、腸道息肉等,所以我們要積極治療。
一度、二度痔瘡
痔瘡一般分為4度,一度、二度出血少、形狀小、癥狀輕微,可自行回納,多以改善生活習慣、外涂藥膏、局部清洗等保守治療為主。
三度、四度痔瘡
三度時已經不能自行回納,需要用手托回;四度已經嚴重脫垂無法回納,影響到正常生活。這兩種情況可考慮接受膠圈套扎、注射硬化劑、紅外線凝固以及手術切除等方法。待治療好轉后仍然要注意保養,預防復發。
年輕女子體內長出“巨大癌栓”,背后原因竟是“它”!日常3大誤區太普遍,很多人中招
你憋住的“屎尿屁”,到底去哪兒了?看完后再也不敢了…這些健康信號,每個人都該知道
這類食物居然有這么多好處,但吃多吃少,都不利健康!3步補足法,好處不請自來~
警惕!皮膚長水皰、紅疹、斑點,竟可能是癌癥“信號”!有這些癥狀,就危險了……
HPV疫苗并非人人適合!關于HPV的這些事,每個女性都應該知道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 標簽:8090kk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