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人超過一半營養不良?可能是缺乏蛋白質!兩種錯誤吃法,營養都浪費了!
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如果蛋白質缺乏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 出現 免疫力不足,不僅容易感冒、發燒,各種疾病都會找上門來,甚至 內臟器官功能的衰退也和它有關。
1
你攝入的蛋白質夠嗎?
專家告訴我們,中國老年人普遍缺乏蛋白質,50歲以上的人群,超過一半的人有蛋白質攝入不足的問題。
缺乏蛋白質的七個表現
補充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分為 植物性和 動物性兩類,但從目前的臨床觀察來看, 偏愛吃素和偏愛吃肉的人群都可能存在對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通過飲食補充優質蛋白,更好地促進機體吸收和利用?
2
優質蛋白質從哪來?
優質蛋白的來源主要有四類:肉、蛋、奶和豆,這里的豆指的是大豆,包括黃豆、青豆和黑豆三種豆類,如果您的優質蛋白來源只占這四類的一類,就顯然太過單一,專家推薦四類里至少選擇三類。
絕大多數的動物類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質,而植物類只有 大豆類屬于優質蛋白質。
肉類和大豆都能提供必需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到肝臟后,被重裝為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主食和蔬果中必需氨基酸很少,靠它們補充蛋白質,利用率較低。
單純吃肉補充蛋白質容易導致血脂升高,因此飲食上一定要搭配素食一起吃,營養均衡對身體才會有利。陳主任建議,每天攝入的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比例最好是1:1。
維生素B族如B1、B2、B6,都能幫助蛋白質更好地被組裝成人體所需蛋白質水平,所以它們是促進蛋白質吸收的“最佳搭檔”。
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很多,比如 新鮮的蔬菜、粗糧、蘑菇、干果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
除了蛋白質的來源要科學選擇外,一些 不正確的吃法會讓好不容易吃進去的蛋白質變得 不易吸收。
3
吃法錯誤,吃了等于白吃
1
蛋白質吃夠了,但吸收不充分
高糖高纖維的果汁、含維生素C過高的水果都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因此不建議在夏季過多飲用水果奶昔一類的飲品。
2
烹調方式不當導致蛋白質過度變性
過酸過堿的烹飪方式也會導致蛋白質變性,讓吃進去的蛋白質失去利用價值。
比如雞蛋,日常的煎炒烹煮都不會對它的蛋白質吸收產生影響,但如果是過熱或者用料酒、醋、小蘇打等過酸過堿的調料腌制,雞蛋中的蛋白質可能就會變性,不利于人體吸收。
更多美食
2塊一斤的“刮油冠軍” “血管支架”!這樣吃,血管干凈,大肚腩小了
怎么把高血壓“吃回去”?專家:一個純食物組方,幫你控壓、抗動脈硬化~
腦不萎縮、80不癡呆,竟這么簡單!每天一杯水、一把它,名醫都推薦~
入秋后全家都要這樣吃!用它煮水喝,換季少生病!
三伏天拿它當早餐,比豆漿還養人!祛濕、補腎,1碗不到3塊錢!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 標簽:我的團長我的團全集下載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