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趙本山痛失一位愛徒,年僅38歲!心梗前的12個征兆,要記牢!
6月5日,網絡上突然傳出消息,趙本山的一位愛徒、曾在《鄉村愛情》中出演技術員一角的演員劉宇去世。
《鄉村愛情》劉宇 劇照
隨后,有媒體從劉宇的朋友處證實,劉宇平常身體健康,因突發心梗于5月27日上午在其沈陽家中去世,年僅38歲。
劉宇和師父趙本山合影
隨后,鄉村愛情故事官方微博也發布了這一消息。
從醫20年,
總結出12個心梗征兆!
說到心梗,大家都知道胸前區疼痛、大汗淋漓是典型癥狀。但有些情況并不起眼,卻可能是心梗。人到中年,一定要了解好這些信號,以防萬一!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在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8000多例心梗手術,他總結出了12個心梗容易被忽視的征兆: ①
心梗預兆一:胸口被膠帶纏繞
胸口感覺被膠帶纏繞,或有一種被束縛感,要當心是心梗的預兆。
心梗預兆二:雙耳突聾
雙耳突聾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關系。在張健醫生接觸的心絞痛患者中,有很多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有的雙耳嗡嗡響,術后馬上癥狀消失。所以,聽力突然下降,是心絞痛的一個早期癥狀。
心梗預兆三:牙痛
牙痛,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確實存在牙病,特別容易誤診漏診。所以,高危人群牙痛,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問題。
心梗預兆四:頭暈
高危人群經常頭暈,或長期頭暈,要小心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預兆五:腳底疼痛
張健醫生遇到很多患者都有反映腳底疼痛。腳底針刺一樣的疼痛,也是心絞痛的一個表現。這種癥狀雖然不多見,但是千人千面,心臟報警的途徑也是千變萬化。
心梗預兆六:肩胛骨疼
張健醫生曾遇到一個女性患者,肩胛骨好像漏風一樣,絲絲地疼痛。機緣巧合發現心血管問題,治療后不疼了。所以,高危人群伴有肩胛骨疼痛的要注意,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預兆七:左上肢無力
左上肢無力的情況并不是個例,很多患者表現就是左側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難受,酸脹,有的使不上力氣,檢查發現是心肌缺血。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改善之后,癥狀很快消失。
心梗預兆八:左腿酸麻脹疼
張健醫生曾遇到一個女性患者,術前幾個月左腿一直酸麻脹疼,針灸拔罐都沒什么用,結果手術改善心血管問題后,腿不疼了。所以左腿酸脹這個癥狀,可能也是心梗預兆。所以左腿的酸麻脹痛,對于高危人群,要高度懷疑心血管問題。
心梗預兆九:頭疼
張健醫生曾遇到一位老年女性,活動走路就會頭疼,后腦勺疼。直到發現右冠出現嚴重狹窄而且鈣化,處理后頭痛就消失。可見,高危人群伴有頭疼的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預兆十:突然變懶、乏力
這個癥狀在高齡老人當中比較常見。沒有其它不適,唯一的感覺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動,犯懶,這時候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問題。
心梗預兆十一:臍周疼痛
張健醫生曾遇到一個50歲左右的患者,早晨遛彎回來后肚臍周疼,以為是鬧肚子,但疼的卻越來越強烈。到醫院后,醫生結合天氣寒冷、體溫不高、年齡和癥狀,查心電圖發現心梗。血栓抽吸手術后,臍周疼痛就消失了。所以臍周疼痛,對于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
心梗預兆十二:睜不開眼睛
張健醫生曾遇到一個中年男性,8年睜不開眼睛。結果檢查心臟后發現心衰,前降支堵了99%。馬上手術通開血管后,眼睛能睜開了。雖然無法考證心臟缺血和眼睛之間的關系,但是大家要留意下,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睜不開了,也要關注一下自己的小心臟。
急救專家發現:
10個最易發生心梗的危險時刻!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救醫學中心主任王立祥2018年3月30日 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根據大量臨床案例發現,急性心梗有10個“危險時刻”: ②
1. 如廁時刻
用力排便時,腹內壓增大,血壓迅速上升,甚至可較平時翻一番,這都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廁時切忌用力過猛,大便不順暢時,可通過藥物等方式輔助排便。
2. 洗澡時刻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長時間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洗澡水溫應與體溫相當,時間不宜過長。
3. 酒席時刻
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并可誘發心律失常。對于心腦血管疾病者則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梗。
4. 打牌時刻
打牌、下棋時久坐不動,情緒突然激動時,血壓會一路飆升,心率增快,容易誘發心肌缺血。有冠心病疾患及中老年人在進行打牌、下棋等娛樂時,適當起身活動,利于血液循環。
5. 看電視時刻
長時間看電視會使情緒激動,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冠狀動脈痙攣,致使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建議睡前看電視別超過半小時,不看內容過于刺激的節目。
6. 游泳時刻
游泳時受到涼水的刺激,也容易引發血管痙攣,出現冠狀動脈缺血而誘發心肌梗死。建議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進行游泳鍛煉前做好熱身,完全活動開身體,同時要選擇水溫適宜的地域,避免低水溫的刺激;冠心病患者最好別游泳。
7. 吸煙時刻
吸煙會促使動脈硬化,也會增大心梗的危險。另外,吸煙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導致血管閉塞,發生心梗。建議所有人都能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吸煙者盡早戒煙。
8. 晨起時刻
早晨起床,人從“半休眠”狀態蘇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腦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這就是專家廣泛認同的“魔鬼時刻”。所以,晨起最好在床上活動四肢后再緩慢坐起。
9. 鼾睡時刻
睡覺時“打呼嚕”是一種具有潛在危險的高發性疾病,睡眠過程中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在低氧血癥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況下,可導致夜間急性心肌缺血,嚴重還會誘發急性心梗。建議睡覺打呼嚕的人盡早治療,排除風險。
10. 悲傷時刻
悲傷情緒無法排解時,交感神經系統會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動脈收縮,降低心臟泵血功能,進而引起如心痛、氣短和休克等癥狀。建議保持心態平衡,切忌過喜過悲。
心血管醫生:
突發心梗及時送醫,越早越好!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楊躍進曾接受健康時報《大夫說》節目時采訪時介紹,心梗發作前,55%的人有征兆。一般發病后,三小時之內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不影響工作生活,不影響壽命。
發病如果六小時以后,甚至12小時以后,再送到醫院。即使搶救過來,心臟功能也會變差,甚至引起心衰,影響壽命。
健康時報《大夫說》
那些被“網紅臉”審美毀掉的中國女孩!
本文參考資料:
① 2019-1-1定焦專家號《做過8000例手術的醫生告訴你那些意想不到的心梗預兆》
② 2018-03-09健康時報心腦血管版《心梗高發的十大至暗時刻》
本文編輯:魯洋
審稿主任:楊小明
- 標簽:龐妍姘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