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塊錢一大盤!健脾化濕又解毒,最近這菜要常吃,在家也能種~
春天到了,環境開始變得濕潤,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我們之前也介紹過,中醫專家認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濕毒,建議大家日常飲食適量吃些健脾化濕的食物,避免內濕勾動外濕。
人人都熟悉的黃豆芽,不僅物美價廉,而且有健脾化濕、生發陽氣的作用,既順應春天的氣候,又適合防疫期間吃。
1
春天吃豆芽
好處特別多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黃豆芽味甘性涼,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作用,功效強于黃豆且無副作用。
尤其適合有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食少納呆、大便溏稀等脾虛癥狀的人群食用,黃豆芽也不會像黃豆一樣引起腸胃不適,所以腸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長期食用。
而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子發成豆芽后,從主食變成了蔬菜,營養成分也隨之改變,維生素含量大大增加。
豆芽中富含維生素C,因而具有一定抗衰老、抗氧化、保護血管的功效;它還富含維生素B2,能輔助預防粘膜炎和粘膜潰瘍。春天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等小疾病,適當補充維生素B2可以預防。
豆芽中維生素A的含量同樣很豐富,對于預防夜盲癥、視力衰退有幫助;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利于美容養顏、預防皮素色素沉著。
2
豆芽不好買?
在家自己發~
最近受到疫情影響,買菜并不像平時那么方便,而黃豆芽不像其他蔬菜那樣對種植條件有一定要求,只要有黃豆,咱們在家就能自己發,買不到黃豆芽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1
家庭版發豆芽方法
黃豆泡一夜,泡到脹發了為止。
將帶黑點的黃豆去除,這種已經不能發芽了。
加入清水,水將豆浸沒就可以了。
用一塊濕毛巾,蓋在豆上。之后一天換一次水,根據溫度變化,靈活掌握。
2
注意:豆芽并非越長越好
3~5厘米長的豆芽營養最好,這個長度的豆芽既有自己本身的營養,還有豆子的營養。超過5厘米的豆芽營養就降低了,剛長出來的豆芽還沒完全發起來,營養也低一些。
在家發豆芽,可以自己控制豆芽的長度,發到 3~5厘米時就可以食用了。
3
這樣吃豆芽
功效更強
黃豆芽作為一種家常菜,吃法非常多,這里再給大家介紹幾個豆芽養生菜作為參考。
1
醋溜豆芽:開胃消食
京城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先生的妻子張奶奶,現在已經96歲高齡,身體依然很健康。她有一道每周至少吃三四次的養生菜,就是醋溜豆芽。
這道菜多數家庭都不陌生,張奶奶的做法有一點區別就是,豆芽入鍋后先淋入醋,再進行其他調味,而不是臨出鍋前再放醋。因為豆芽中的維生素C怕熱,早點放醋能減少維生素C流失,保留更多營養。
2
巧烹春三芽:疏肝理氣
綠豆芽和黑豆芽同樣有很好的營養價值,黃豆芽更強于健脾,綠豆芽強于清熱,黑豆芽疏肝理氣的作用則更強,這三種豆芽一起食用,營養價值非常高。
點擊視頻查看詳細講解和做法△
做法
【黃豆芽焯水】20~30秒左右即可撈出;綠豆芽里撣入一點醋,防止水分流失;泡過的海蜇切絲,放入70℃左右的水里面焯燙。
【 小火煸炒】 黃豆芽焯好水之后和黑豆芽一起下鍋,小火煸炒,基本成熟后開大火下入綠豆芽一起翻炒。
【調味】調入小半勺白糖、鹽入底口,再烹入1小勺醋保持脆爽口感。最后加入適量醬油增色。下入焯燙過的海蜇,快速炒散入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黃豆芽能健脾利濕升陽氣,既順應春天氣候,又適合疫情期間吃。而且物美價廉,買不到還能自己發,建議大家最近經常吃一些!~
獲取更多健康常識
更多美食
每天吃個它,勝吃10個蘋果?補充維C、膳食纖維,增強腸道消化力!
春菜第一鮮少不了它!清腸護肝、殺菌增免疫,特殊時期適合全家吃
煮面條,開水下鍋就錯了! 掌握三個訣竅,面條又香又筋道,太好吃了!
隱藏在身邊的“健康殺手”,肥胖、三高、癌癥都和它有關! 很多人經常吃多了~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即可看到往期節目內容及視頻!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