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政務便利店”讓辦事既省時又省力
本報記者 彭薇
昨天,市民政局首次公布了全市“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第三方評估”結果,全市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平均分為81.4分,合格率達100%,優良率近60%。市民在家門口“政務便利店”辦理社區事務是否方便多了?他們的感受度如何?記者前往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采訪,一探究竟。
20多種證照實現“電子亮證”
上午10時多,6號窗口前,簡女士和房東阿姨正在辦理住房租賃合同網簽備案和居住辦理登記等手續。工作人員查驗身份證等證明,五六分鐘后就辦好了相關手續。“現在辦住房租賃方便多了,一個窗口全搞定。”簡女士說,她以前租房至少要跑兩趟,先和房東約好,前往區房地產交易中心排隊辦理合同網簽,然后再到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備案,“和房東要約兩次,還要重復提交材料,有點麻煩。”
窗口工作人員介紹,去年12月25日起,上海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住房租賃合同網簽、備案一體化辦理。市民在上海任意一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都可以同時辦理這兩項業務,實現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
同樣在辦理大廳的樓先生著急地詢問窗口工作人員:“我想查一下去年個人醫保信息,可是忘記帶身份證了,還能辦理嗎?”工作人員詢問:“手機帶了么?”當樓先生掏出手機后,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在“隨申辦”APP完成實名認證后,在“我的證照”一欄看見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工作人員告訴他,在上海全面推進“全市通辦”“一網通辦”后,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開通了“電子亮證”功能,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結婚證等20多種證照都實現了“電子亮證”。“出門有時忘記帶證件,沒想到手機帶了也能辦事。”樓先生說。
21個自然人事項長三角通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申辦”APP不僅開通了社區政務服務的在線預約、電子亮證等功能,在線申辦不久也將實現。另外,臨汾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在市大數據中心的支持下,啟動了“超級自助服務終端”試點,目前還在調試階段,將為市民帶來更好的辦事體驗。
從2018年10月起,上海社區事務受理平臺對接上海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初步實現“網上辦事”以來,市民政局牽頭涉及下沉事務的各委辦局,開展事項梳理和業務流程改造。目前,市民打開“中國上海”門戶網站進入“一網通辦”專欄,點擊“個人社區事務服務”模塊,即可在線辦理12個政府部門的188個事項(總共189個事項)。其中,40個事項已實現“全程網辦”,群眾辦事可“一次都不跑”。其余事項則通過“網上預審”,盡量讓市民辦事“跑一次”。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一網通辦”已落實到188個事項,去年11月,個別事項實現了“當日申請、當日送達”。臨汾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曉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