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拖了!潛伏在媽媽們身體里的隱患,是時候解決了
在實施計劃生育的年代,很多女性都戴過節育環。
隨著政策和避孕理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避孕藥、安全套等更靈活的避孕手段,節育環仿佛在生活中消失了。
然而當年的節育環,并沒有消失。
很多人不知道,節育環是有使用期限的,到期需要取出。 據近年的數據統計,取環的人數遠遠少于戴環的人數。
注:數據為占當年總節育手術例數百分比
數據來源:《2019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
這意味著很多早已超過使用期限的節育環,依然留存在媽媽的身體里。
1
節育環長啥樣?放哪里?
節育環的學名叫 「宮內節育器」(IUD),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使用的主要是惰性節育器(第一代 IUD)和含銅節育器(第二代 IUD) [1] 。
惰性宮內節育器,一般是由惰性材料如金屬、硅膠、塑料等制成,當時比較常用的是金屬單環,所以「環」這一俗稱也因此流傳了下來。
實際上,節育器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
注:來自世界各地形態各異的節育器
圖片來源:UpToDate
由于這種節育器發生脫落和避孕失敗概率較高,1993 年已停產。
含銅宮內節育器是目前我國使用最廣泛的節育器,它在體內持續釋放抗生育能力的銅離子,有 T 形、V 形、宮形等多種形態。
某種常見的 T 型含銅節育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以 T 型節育器為例,它在子宮內的情況大概如下圖所示。宮頸口會留有約 2 厘米的尾絲,方便取出。
如果不再有避孕需求,或者節育環已經超期了,就該把這個「外來物」及時取掉,消除不必要的隱患。
2
被遺忘在體內的環,該取了
作為一種相對長效的避孕產品,節育環并非像很多人印象中那樣「一無是處」。它確實能有效控制生育,但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腰酸腹痛等。
如果出現了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大的并發癥,且一直沒有好轉,應當及時取出。
但在媽媽們的那個年代,衛生條件和醫療水平有限,有時醫務人員技術經驗不足,手術環境也很簡陋。不當的操作可能會讓節育環并發癥增多,很多媽媽默默忍受了幾十年。
然而更為普遍的問題是, 沒有人告訴媽媽們節育環到時間要取出來,造成超期使用。
01.
節育環有使用期限,絕經后越晚取越難取
不同類型的節育環有效放置年限也是不同的,大多在 5~20 年之間。超期使用節育環,不僅避孕效果大打折扣,有些材質的節育環長期放置在宮腔, 可能會發生材質老化、斷裂等問題。
據統計,在未絕經婦女中,有 51.1% 的人超期使用宮內節育器 [2] 。
還有不少絕經后女性其實已經沒有避孕需要了,但依然沒有取環,如果一直拖下去會增加取環難度和風險。
絕經后,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子宮萎縮,宮頸口縮小。 原本大小合適的節育環,此時就會與子宮內壁發生刮擦,甚至嵌入子宮壁。這會使取環變得相對困難,也可能會增加取環時的疼痛和出血。
據某項研究統計,絕經后婦女中,有 13.12% 的人存在取環困難,取環失敗率在 4.46%。 [3]
注:絕經后萎縮的宮腔內,節育器的狀態
如果你的媽媽當年也戴過節育環,我們建議盡量趕在 絕經前或絕經后 1 年內取出。但即使絕經已經超過 1 年,也應該盡早去醫院查看情況。
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不去取,越早取越簡單,可能引起的并發癥也越少。
節育環如果不按時取出,除了會對身體帶來痛苦外,媽媽一旦生病需要檢查,可能還會影響疾病的診治。
02.
體內有節育環,磁共振等影像檢查可能受限
磁共振(MRI)是一項常用的影像學檢查,經常用于骨科、婦科等疾病的診斷。
但這類影像學檢查要求體內沒有金屬異物,因為鐵、銅這些物質會在強磁場的作用下對組織產生灼燒,也可能發生移位、產生金屬偽像等,影響檢查時間和報告的結果。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雖然部分含金屬節育環在磁共振檢查時是安全的,不會發生移動和升溫 [4] ,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戴的是哪種節育環,出于安全考慮,大部分醫院限制了磁共振的檢查。
從這個角度來說, 不取環,也會讓未來可能會面臨的影像學檢查少了一項選擇。即使到時候再選擇取環,或許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3
取環手術,并沒有那么可怕
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取環的痛苦被過度渲染,手術過程貌似鮮血淋漓。這樣雖然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可能會加深媽媽們對取環手術的恐懼,拖著不去解決。
實際上,取環手術屬于婦科小手術,操作很簡單。如果手術順利,一般 5 分鐘左右即可完成。
沒有尾絲的節育環,用取環鉤或取環鉗將節育環夾出即可;而有尾絲的節育環,夾住尾絲輕輕牽引出來,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絕經時間比較久,子宮和宮頸可能已經萎縮,取環時擴張宮頸會相對困難,但醫生會先用一些軟化宮頸的藥物,降低取環難度,減少手術疼痛感。有時也許要在超聲引導、或者宮腔鏡下取環。
取環費用一般在 200~500 元之間,根據地域不同和取環難度不同,價格也會有所差異。
術中和術后可能會有腹痛和少量出血,一般不會超過一周。術后需要休息 3 天,但不用一直躺床上,1周內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即可。
不過也有些特殊情況,例如節育環移位進入子宮肌層、腹腔、膀胱等,這時取環手術就會比較復雜。但這屬于小概率人群,即使家人不幸遭遇這種情況,也建議盡早把節育環取出,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如果實在對手術心存恐懼, 也應該去醫院查看一下節育器在體內的狀況,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處理。
客觀來講,宮內節育器是一種不錯的避孕方式。正確使用時,它安全、有效、可逆,作為長期避孕手段性價比較高。
但因為種種原因,節育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為了「一代女性的疼痛」,成為了被遺忘在媽媽體內的隱患。
是時候提醒她們,把環取出來了。
合作專家 王晶晶
第二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科審專家 朱好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產科主治醫師
策劃 丁哥哥
監制feidi
數據圖制作小羊肖恩
插圖站酷海洛 / 圖蟲創意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謝幸. 婦產科學(第9版)[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2]黃茹飛,劉小芹,陳建平,等.2054例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婦女宮內節育器使用年限及取出情況調查. 生殖與避孕.2014, 34(1);41-45
[3]王峰.648例絕經后婦女宮內節育器取出的臨床觀察.中外健康文摘.2013, (3);90-91.
[4] Gillian Dean, MD, MPH. 宮內避孕的器具、適宜人群和選擇. UpToDate 臨床顧問.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intrauterine-contraception-candidates-and-device-selection. (Assessed on 2020-04-13).
- 標簽:SQL Error: select * from ciku2.***_ecms_news where classid=8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