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綠的大蒜、紫薯還能不能吃?吃對營養翻倍,吃錯白白浪費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尤其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食物,都會多一份關心。如大蒜,廚房中的好幫手,日常烹飪都少不了它,多數家庭一次性還會購買很多,以備不時之需。
可任何食物都不會“永垂不朽”,隨著時間的推移,包括溫度、濕度、營養成分等因素的變化,食物本身會發生質變,有些時候會流失水分變蔫,還有些時候會被氧化、腐爛。有人問“那變綠是怎么回事呢?還能不能吃?”
大蒜變綠后,吃還是不吃?
說到大蒜變綠,尤其是居住在北方的人,多會想到過年前后自制的臘八蒜,顏色往往是越綠越好吃。而在普通條件下,變綠的大蒜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是因為大蒜、大蔥、生姜等調味品中都有較多的含硫化合物、揮發性物質。大蒜則是因為蒜酶作用下出現轉化反應,通常情況下會先變成黃色,隨后在藍色素、黃色素并存時,會逐漸變成綠色。
大家如果平時看大蒜夾心的部分變綠了,外部在后期儲存時也會慢慢變成綠色。從食品安全角度上來看,是可以完全食用的。
還有發芽大蒜,雖然發芽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蒜風味,口感也相對較差會變柴,但這類食物通常不會變質、腐爛。并且,從研究上表明,大蒜在發芽后,其營養價值更高,在剛發芽時保健效果最佳。
紫薯變綠后,吃還是不吃?
紫薯在民間有“抗癌明星”的稱號,和同屬于薯類的紅薯、白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相比,紫薯中富含 花青素,它是一種天然色素、水溶性維生素,具有一定的上色功效。
一般情況下,花青素在中性作用下會呈現出紫色,如有人在蒸紫薯之前會清洗紫薯外皮,若外皮出現破損,大家可能會看到清晰的紫色。而把它浸泡在酸性環境下,則為紅色。弱堿性環境下為藍色,在中高堿性便是綠色,如果大家想要判斷是否買到了真的紫薯,可以私下做實驗。
如紫薯遇到了高濃度的 堿面,在一定的PH值下,最終做出來的面食是綠色。這種現象并不代表紫薯有問題,反而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大家可以放心吃,無食品安全問題。
各位朋友,你有見過哪些變綠的食物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 標簽:三板是什么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