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年健康養生月歷來了!跟著做,新的一年疾病都繞道走!
2021全年健康養生月歷來了!
在這嶄新的2021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的順利、更加的幸福快樂。除了工作需要規劃之外,健康養生計劃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您知道每個月里面的養生重點是什么嗎?
由廣東省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河南省中醫院、南京市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等70余位中醫專家指導的健康養生月歷來了!跟著做,新的一年疾病都繞道走!
1月養生重點:
做好保暖護“兩頭”
1月天氣寒冷,同時是二十四節氣的大寒小寒。天冷了自然是要注意保暖,但與此同時,露在外面的頭部、脖子也得做好保暖工作,這一點常常被人忽視。俗話說,“神仙也怕腦后風”,作為諸陽之會的頭部保暖若做得不好,很容易引發鼻炎、頭痛等疾病,這也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頭部保暖也不能忘記口鼻,因為寒涼的空氣也容易讓抵抗力較弱的人患上急性鼻炎。要避免被鼻炎襲擊,除了戴圍巾、口罩之外,回到家還可以用溫水沖洗鼻腔。
另外,“樹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腳”,寒冬里養血補氣離不開泡腳。可取桂枝10g、砂仁6g、吳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而且熱水泡腳,水溫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沒過腳腕以上。泡完腳還可以適當按摩足底,因為腳底有很多穴位,能緩解疲勞,幫助睡眠。
周曉明/攝
2月養生重點:
初春養生三個“早”
到了2月已經進入到初春,“立春”和“雨水”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中的前兩個。這個時候養生講究三“早”。
1. 早防曬多保濕。防曬只在夏季?才不是,春季防曬往往被很多人忽略!初春基本集合了大風和干燥兩個因素,護膚很有必要。尤其是具有敏感性皮膚的人群,從初春開始就需做好防曬工作,盡可能地避免強烈的日光直射皮膚。這個季節在選用化妝品時也要注意,選用防曬系數在SPF15左右的化妝品就可以了,可選用乳液狀或水狀的防曬品,能在抵御紫外線的同時,還能補充皮膚水分,滋潤肌膚,讓皮膚更加舒暢。
2. 厚衣服別早脫。天熱了厚衣服要立馬脫掉?別急!這時還是應該捂著點,俗話說“春捂秋凍”,如果一下子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因不適應氣候變化而易著涼得病。尤其那些愛美的女孩子,不要急著換上短裙短褲。雖然現在不會察覺什么,但是10年后很容易患關節炎。每年的這個時候來醫院的病人特別多,都是因為這個季節到了,關節感到不適。
3. 早起晚睡更精神。立春后,開始晝長夜短,為了順應這種晝夜變化,可以適當“晚睡早起”。當然,也并不是睡得越晚越好,晚睡不要晚于11點,睡個“美容覺”。
3月養生重點:
防好病備“兩茶”
春天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尤其是一些傳染病。首先,家人都要有防病意識。其次,就是要提前做好預防接種,如流感疫苗、流腦疫苗等。平時在家也要多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逗留太長的時間。
另外,春季里,給家人備兩杯潤喉茶。一杯茶為桔梗菊花茶,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茶料為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銀花、菊花。另外一杯茶為玉蝴蝶茶,特別適合經常感覺眼干咽燥的上班族,有清咽利喉、清肝明目的功效。茶料為胖大海、玉蝴蝶(木蝴蝶)、甜葉菊。飲用藥茶,多主張溫服、頻飲不拘次,每日一劑。
董乃德/攝
4月養生重點:
春末養生“柔”是關鍵
4月,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氣,翻過谷雨即是初夏。但越是如此變換,我們的養生越要注意柔和適度,這樣才能固住健康、平穩過渡。
春季本著“柔和調養”的原則,這時可以多食山藥。山藥是健脾食物中最柔和的了,屬于藥食同源,非常健康。蜂蜜、大棗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些祛濕利水的食物也可漸漸增加,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藥、冬瓜、藕、海帶、鯽魚、豆芽等。清晨煮粥的時候,抓些薏仁、赤豆等加進鍋里,會有較好的祛濕利尿效果。
在運動上也要“柔”一點,俗話說“春動生陽”,春末更要注意多動,但切忌過度出汗。谷雨之后,氣溫回升迅速,但早晚氣溫偏低,切勿在大汗后吹風,以防感冒。
5月養生重點:
重滋養、祛濕氣
進入五月,各地陸續進入夏季,立夏和小滿這兩個節氣的到來,讓萬物在雨水陽光的滋養中逐漸成長,人體也在此時進入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此時應該注意健脾祛濕。應該特別注意飲食調養,以清淡為主,多吃點兒“苦”。民間一直有小滿三候之“一候,苦菜秀”。苦菜是一種多年生菊科植物,清熱、去火、開胃。
進入五月,早期防濕、祛濕,對于之后能夠健康的度過夏天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可以常吃具有清熱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蓮子、山藥等。忌食海腥魚類、羊狗肉、冷飲等,因為這些飲食易生濕、傷脾。平時可多喝粥以調理脾胃,如綠豆粥、荷葉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體內濕熱的排泄。
6月養生重點:
六月苦夏,吃點苦
進入六月,夏倦要開始了。夏天人們很容易感到疲倦,顯得懶洋洋的。而且夏天氣溫高出我們的體溫,體內的汗液無法發散出來,很容易中暑。
六月,苦夏開始了。人們常常沒有食欲,影響飲食,過多食用冷飲,也會造成脾胃傷害。所以,在飲食上面,一是清淡為主,二是切忌貪涼,三是苦夏“吃點苦”。夏季飲食應少葷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類。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明代李時珍認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可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涼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熱。薏米赤小豆粥清熱健脾,利濕養肝;冬瓜荸薺粥補益胃腸、生津除煩。
李
- 標簽:星游記25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