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可以出去玩嗎?每個人都要核酸檢測嗎?白巖松提問流行病學專家
目前,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時期。對于散發出現的本土病例、局部出現的聚集性疫情,我們應該怎么防?怎么控?
4月22日晚播出的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白巖松
過去20多天,真正沒有本土病例只有2天,面對不斷出現的本土病例,您怎么看?它可怕嗎?
吳尊友:最近零星發生的本土病例,我們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和境外輸入有關,而且本土病例大多都是在隔離期間確診的,也有個別的例外,比如北京的聚集性病例。不過這些零星的病例,我們都在第一時間發現,沒有發生擴散。
白巖松
本土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有關聯,是因為國外疫情還沒有控制,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慢慢習慣這一點?本土病例是可控的嗎?
吳尊友:我們現在的防控策略,能夠基本控制住疫情。一是我們減少了境外來華的航班,二是加強了空港和落地關口的檢測和防控力度。這些措施能夠堵住境外輸入性病例以及帶來的關聯性病例。
白巖松
復工復產背景下,核酸檢測是否要覆蓋到每個人身邊?
吳尊友:擴大檢測,早期發現病人,是很有必要的。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除了入境人員和隔離人員風險較高外,其他省區感染風險還是比較低的,采取核酸檢測,主要是為了早期發現感染者。
是否每個人都要做核酸檢測?這需要風險評估,沒有必要每個人都要做,但來自境外、高風險區,以及有密切接觸史的人,則需要做。
白巖松
現在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如何?
吳尊友:核酸檢測靈敏度很高,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主要在我們的下呼吸道,能夠被檢測出的機會在50%-70%左右,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查出來,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對一個人反復做檢測,特別是有臨床癥狀的,提示有肺炎癥狀的,檢測陰性后,我們還要做4-5次檢測,才能查到核酸陽性。
網友提問
目前的情況下,五一可以出門?哪些地方我們能去?需要注意什么?
吳尊友:五一長假大家應該出去散散心,去看一看,特別是我們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努力奮斗,已經快憋得受不了了。我們看一下全國總體的情況,我們生活的環境當中,真正有病毒的這種風險還是很小的,但是也不能不防范。
我的建議是,打開公園的門,打開家門,盡量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不要聚餐,不要聚會,不能達到疫情發生以前那樣的情景,不可能特別放縱,或者說,聚會、聚餐一類的活動不能發生。
白巖松
北京非常特別,出去了再回來,需要隔離14天,可能在北京的人五一就不敢出去了。離開北京,全國的其他地方是否可以跨省流動?要關注什么?
吳尊友:這個沒有特別的限制,全國除了個別地方,除了哈爾濱邊境以外,還有境外輸入比較多的地方,對于沒有報告病例的地方,外界環境應該說是安全的,大家也不要過分的顧慮。
我們剛才說,朝陽區作為高風險區域,大家好像就不敢出來,其實沒有必要過分的擔心。各個省的跨區域的流動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人流量太多,一定要做好人流量的控制,這個非常重要。
白巖松
武漢能去嗎?
吳尊友:武漢當然能夠去。
白巖松
婚宴這一類的還能去嗎?
吳尊友:婚宴、聚會等目前還不適合去,因為你不知道參加婚宴、會議的人,他們有沒有接觸過境外回來的人。
白巖松
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吳尊友:如果想回到疫情發生以前,目前這個階段,在全球疫情沒有控制的情況 下,短時間內還不行。
白巖松
歐洲有報道說,他們群體免疫占比比較高,我們將來會不會成為群體免疫的洼地,反而會吃虧呢?
吳尊友:群體免疫要靠自然感染,目前自然感染的代價是非常昂貴的,一般的社會接受不了(英國為什么放棄了?因為150萬人死亡的代價太大了)。我們現在的防控措施,能夠控制住疫情,所以我們并不需要太擔心。
來源: 北京日報、央視《新聞1+1》、北京日報客戶端、都市快報、環球網
- 標簽:如何填報征集志愿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