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⑨ |“走進這扇門,我就是一名戰士”
白衣是他們的戰袍,前線是他們的陣地。
病毒肆虐,疫情嚴峻,在戰“疫”一線,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口罩將他們的臉龐勒出血痕,消毒液反復浸泡讓他們的雙手發白起皺,呼吸模糊了他們透過護目鏡的視線,汗水浸濕了他們防護服下的衣衫,他們仍沖鋒陷陣在第一線。
蔡世杰是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PACU的一名90后護士。因為抗擊疫情,這個春節他一直工作在隔離病房。
作為一名男護士,他承擔了病區大部分的夜班。
“其實來這里上班跟我們平時在病房工作是一樣的,只是進出隔離病房的時候多了穿脫防護服的程序,我們在進入隔離病房之前都做過培訓。”
由于隔離病房的特殊性,護士們在做好護理工作外,還肩負著整個病區環境消毒的任務,需要每天不斷的操作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物表、地表的消毒液濕式清潔處理,病區的衛生清潔以及患者的生活護理等等。
患者需要隔離治療,家人也不能探視陪護,長時間在密閉的環境里與外界的聯系只剩下了手機。
“剛開始接受隔離治療等待確診的病人一般都會出現恐懼心理,所以在護理的同時我們還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盡可能地去開導他們,或者做一些心理疏導,現在全國各地治愈出院的患者不斷增加,我們醫院也已經治愈出院了兩例,這些好消息無形中都給他們增加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中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護士們經常要給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一些輔助的護理工作。
“因為防護物資比較緊缺,我們一般進入隔離病房之后都會盡可能的多待一會兒,一忙起來也根本顧不上吃飯”。
為了讓患者及時吃上飯,隔離病房內給患者提供了相關二維碼,可以通過二維碼進行掃碼點餐。但還是會有老年患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為了讓患者能吃上口熱飯,護士們常常將自己的飯菜讓給患者。
小蔡說:“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呼吸加上汗液產生的蒸汽常常使護目一片模糊,忙起來的時候尤其嚴重。進行護理操作的時候非常不方便。可能有時候老年人的血管情況非常差,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增加穿刺成功率,穿刺的時候有的老師甚至只能取下護目鏡。”
他們中,有的人還是個孩子,有的人家中有等著他們的孩子,有的人錯過了與家人的團聚,有的人近在咫尺的家卻不能踏進去半步。
嚴寒已過,春日已到。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只待疫情散去,與你們共凱旋。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