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成才,離不開父母的參與!(建議收藏)
父母培養孩子到底有沒有捷徑可走?孩子真正意義的成才到底是誰在負責?
在高考日的前夕,全國人民都在一己之力助力高考時,一則看著不太起眼卻令人振奮的消息登上人民網沖上微博熱搜:6月5日,在2021 WCA武漢魔方公開賽上,來自浙江麗水蓮都的13歲男孩許瑞航,以平均5秒48的成績,打破三階平均世界紀錄,這是中國人首次拿到三階魔方平均世界紀錄。
這位別人家的13歲少年,在魔方界已經成為“魔友”崇拜的大神,就在兩個月前,剛剛刷新了亞洲紀錄,這次又是對自己成績的一次革新。
聽他的媽媽介紹,許瑞航是在一次外出游玩的途中看到其他孩子玩魔方而產生興趣,回家后媽媽就給他請了老師。學習一段時間后覺得沒有挑戰,就沒有興趣了。后來再次看到同學快速復原魔方,才復燃起他的興趣。就這樣玩了五年,家里堆滿了幾百個魔方,除了學習之外,等車、坐車、睡前都是在練習魔方、記憶公式中度過。
無獨有偶,另一則微博熱搜消息:6月3日,德云社“龍”字科招生總決賽,一名來自浙江紹興的14歲女孩王恩喜從260萬報名人次中脫穎而出,正式成為德云社“龍”字科學員。
而女孩的媽媽介紹說,她從7歲就喜歡相聲,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將厚厚的五本《相聲大全》反復看了好幾遍,而她的說學逗唱的基本功,是跟著網上視頻自學。
這兩則幾乎同時登上熱搜的相似消息,都是平凡的普通家庭,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不得不讓家長們對自己的教育方向進行思考:孩子的“成才”之路,到底是誰做主?
在現在普遍的社會現象中,一到周末假期,孩子奔赴在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的路途中。百度中輸入“興趣班”一詞,滿屏除了各種興趣班的推廣介紹之外,就是關于家長如何給孩子選取興趣班的內容。而興趣不該是先看孩子喜歡什么嗎?
根據《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較焦慮”、“非常焦慮”,僅有6%為不焦慮。
那么,在市場經濟競爭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功利性興趣班,越來越幼齡化的智力開發教育,滿足的早已不是孩子的全面素質教育,更多是為緩解家長不斷增加的教育焦慮而存在。這不得不讓家長反思自己養育孩子的初衷,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因為別人家的父母做的不一樣?那到底能帶給我們哪些教育啟發呢?
01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愛因斯坦說過:“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天才,往往在他們求知歲月中,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才。”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給予孩子時間,允許孩子的能力天賦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展露出來。在孩子興趣優先的指導下,再選擇是否通過參加興趣班來讓孩子的興趣優勢更好的發揮出來。
而在孩子還沒有明確興趣展現的時候,家長更多能做的是盡可能帶孩子探索、嘗試、體驗各種不同的興趣活動,和孩子一起尋找興趣領域。而這樣的探索活動也能增強親子之間的關系聯結,讓孩子更加信任父母,讓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02 豐富的神經細胞網
什么是神經細胞?簡單說,就是孩子的腦子快不快,靈不靈全看大腦中神經細胞的數量和神經網是否得到充分發育。
早在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中指出,幼兒在腦神經細胞發育過程中,接觸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與事物,能夠幫助孩子神經細胞網絡快速而豐富的發育。而進入青春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神經細胞發育就會進入“用進廢退”的階段,在孩子興趣優勢方向不斷精進化加強。
因此,過早的讓孩子接受某個單一領域的興趣發展,反而會導致孩子神經細胞網發育的不夠全面徹底,難以讓孩子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所以,允許孩子好奇的天性去自由探索就是幫助孩子在智力發育上不斷奠定基石。
這也正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更能帶給人生以智慧啟迪的生理原因所在。
03 更有效的親子陪伴
這么說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就只能處于被動等待的位置嗎?家長的教育焦慮如何緩解?
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有目的的興趣特長培養遠不如更底層的品德修養、情商素質能力增強得到的回報更大。放眼社會,有聽說高材生在工作中因人緣不好而被迫回家的,有聽說外企高管承受不住工作壓力而辭職的,卻從來沒有聽說因為人際關系好、道德修養高而難以生存,被迫遠離人群的。
那么,最好的情商素質培養在哪里?不在某個興趣培訓班,而在每個孩子的家庭中,在父母對孩子陪伴的每時每刻中。父母的陪伴可以滋養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心中開出愛的花朵,這份滋養是任何興趣班給予不了的,這份滋養是任何專業學習都無法替代的。
所以,父母們不如把送孩子上興趣班的時間留下來陪伴孩子、傾聽孩子,和孩子一起游戲玩耍,給孩子一個豐富有愛的童年時光。
有的家長這時候會說:“那我們也不會啊?孩子不和我說啊?我也沒有辦法啊?”我給出一個有效而實用的建議:去上培訓班吧!父母們去家長學校,學習家庭教育,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如何陪伴孩子,才是真正助力孩子走上成才道路的最佳捷徑!
寫在最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帶來的作用遠遠大過外在任何的教育輔導。教育本質不能混淆,教育示范不能缺席,教育責任不能外包!
,電影鬼子來了,色人吧,為了生活我們四處奔波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1048.html- 標簽:,有苦難言,狂扁小朋友無敵版4399,捶胸頓足的意思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想要孩子成才,離不開父母的參與!(建議收藏)
父母培養孩子到底有沒有捷徑可走?孩子真正意義的成才到底是誰在負責? 在高考日的前夕,全國人民都在一己之力助力高考時,一則看著不太…
-
孩子自理能力差?可能是因為你這幾點沒做好!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3-7歲的行為表現和待人處事態度就可以暗示著他們基本的性格特點,這也將是他們成年后個性的雛形…
- 鈣吃多了也有錯!寶寶補鈣誤區,父母們知道多少?
- 生完寶寶后抑郁,真不是因為媽媽們嬌氣!
- 為什么寶寶總是哭鬧?可能是你還不了解寶寶的需求
- 孩子經常出汗,其實很正常,父母別亂想!
- 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告訴孩子:不要怕,批評會幫助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