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唐本忠走進香港科大實驗室 揭秘中國原創“聚集誘導發光”
“相隔一年,世界已經巨變,技術變革提前并且加速,與其擔憂,不如擔當。”馬云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講到。
疫情之下,對于愿意思考未來的企業家來說,機會才剛剛開始。新科技將改變未來商業世界版圖。
港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以云課堂,參觀實驗室,專題報告,知識轉移四部曲的方式開展了「走進科大實驗室」系列活動,邀請到首屈一指的科研教授,與大家一起分享世界級的科研成果,一起感受科技的力量,以及其蘊含的巨大商機。
「光」可謂萬物生命之源,改善人類的科技也是源自「光」的創新研究。唐本忠院士致力于聚集誘導發光(AIE)機理的探究,2016年《自然》期刊將AIE列為支撐未來納米光革命的四大納米材料之一,且是其中唯一一個由中國科學家原創的新材料體系。AIE分子材料有如競賽場上的 「全能運動員」,可應用在物料、醫療、病毒檢測、食品質量監測等多個范疇,具有極大的潛在商機。
一、光學研究對人類有多重要?
「許多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均是來自關于『光』的研究,在研究光與其他物質的互動中,從重大的基礎科學發現新創新。」(《自然材料》2015年14卷社論)在眾多關于光的研究中,發光分子在稀溶液里閃閃生輝,一直引起我的注意和喜愛。
早期的重大光學研究成果,例如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一直改變人們思想的概念與機理,直至近代有關光學的大影響力研究,包括2008年及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項目,分別是「綠色熒光蛋白的發現和改造」、「超分辨熒光顯微技術的研發」;而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獲獎項目就是「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的發明」,全都是發光材料與器件,它們是改變世界面貌的材料與技術。
聚焦光與其他物質互動的研究,主要有兩大類。其一是光物理 (Photophysics),特性是以固態聚集,探索光與電的相互作用、能量轉換的過程,已經常應用至許多電器用品中,如大型電視屏幕、柔性顯示、省能照明等,一般人非常熟悉。其二是光生物 (Photobiology),特性是以水相聚集,用作理解生物結構、探索生命的過程,醫療應用普遍,包括成像示蹤、健康診療、疾病防治等。
二、聚集誘導發光AIE的劃時代突破
有機發光材料通常在固態和水相使用,隨著水的加入,分子開始聚集,發光逐漸減弱,直至徹底消失。這種現象叫做ACQ (Aggregation Cause Quenching),意思是「聚集導致發光猝滅」。因為發光材料多在聚集態下使用,比如制作一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手機屏幕,發光材料就是在濃度最高的固體薄膜態使用。那么,究竟如何降低ACQ效應的不利影響?其中一個被大多數研究人員采用的方向,是抑制發光分子的聚集,但效果并不理想。
由我們研發的概念──聚集誘導發光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與傳統ACQ現象完全相反,隨著水的加入,分子開始聚集,發光逐漸增強,直至閃閃發光;原理是具有AIE特性的分子,跟與平面共軛的ACQ熒光分子不同,AIE分子通常具有螺旋形或者扭曲的空間結構,使份子在聚集態下,限制了分子內的自由運動空間(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motion,RIM),抑制了激發態的能量以非輻射躍遷衰退的途徑,轉而以熒光的形式耗散,令發光強度顯著。
三、AIE的多元優勢
AIE具備多項優勢,包分子結構可按RIM機理設計,發光顏色可覆蓋紫外,即紅外波段,聚集態發光量子效率也可調節。經過20年的發展,AIE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在化學/生物傳感、光電器件、癌癥診療和納米藥物遞送等眾多領域。
這項百分百中國原創的技術,使聚集誘導發光研究團隊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我有幸成為科大創校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目前,全球有145個國家或地區,共約12,000個研究機構或部門從事AIE相關領域研究。
AIE的突破性貢獻,在于AIE可被套用到不同物料上,可說是材料競賽場上的「全能運動員」,應用層面涵蓋:血管成像、細胞追蹤、液晶顯示、智能材料、發光二極、指紋檢測、爆炸物探測、有機光波導細菌甄別、食品質量監測、化學傳感器、細胞器影像,AIE的出現,逐步打破國際間對熒光檢查技術,以及相關產品的壟斷局面。
四、AIE的技術和應用范圍
AIE材料的技術和應用主要分三個范疇:
(一)效率光電轉化材料和器件的開發與應用
目前,中國在能源領域上面對巨大的需求,發展環保照明和各類顯示工具是必然的趨勢。以OLED為主的顯示和照明為例,可應用于折疊顯示、柔性照明等多個普及化的場景,然而代表性材料功能單一,且全方位依賴進口,設備亦全面依賴進口,中國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如熒光、金屬磷光材料體系。
1、環保照明及低成本三維成像
具備AIE特性的OLED材料,保證材料高固態光致發光效率,特殊發光機制提高材料的激子利用率,可制造低成本、低滾降、高器件表現力的成品,建基于AIE,可發展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生光材料、器件和工藝設備,滿足能源的需要。
至于應用在量子計算、自旋電子學光通信、光學保密及3D顯示的「圓偏振光發射」技術,行業痛點同樣是光學組件依賴進口,由AIE支持的非摻雜性CPL(圓偏光鏡)材料及器件,是高效率偏振光材料,可裸眼多角度立體顯示,是低成本的三維成像器件。
2、簡化LED點膠
而LED的其中一個工序:點膠,除了現行原料基本依賴進口外,還有點膠分散性差,能量傳遞不充分,更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嚴重等缺點。按AIE的原理,可制造反Kasha規則的單分子白光,新理論傳新跟發光能級充分利用,有效降低器件制備成本和簡化工藝,而且AIE顏色豐富,與現行點膠工藝結合。
(二)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智能傳感材料和器件
新冠病毒引起全球疫癥,環境保護監測、公共安全衛生等領域的訴求只會有增無減,多類別、復合型和大通量的檢測材料和設備,均為市場所需,研發中國原創的智能傳感材料和設備,也有助打破國外在此領域的壟斷。
1、及早發現缺鉀癥
以金屬離子類為例,現行常規的材料是無法采用可視化的熒光法檢測鉀離子,而采用AIE為材料的鉀離子熒光點亮探針,有助發現人體缺鉀癥,當人的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及早檢測,病人適時補充鉀,支持心臟舒展和伸縮自如,調節心跳節律,維持身體健康運作。
2、含汞或銀量污染物
另一方面,納米銀產品泛濫,美白
- 標簽:蝸牛與黃鸝鳥簡譜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