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暗示能控制沖動
剛剛結束的世界杯足球賽決賽中,全場表現異常出色,并奉獻了一記“托蒂式”點球的法國球星齊達內,卻在加時賽的最后10分鐘用頭沖撞了馬特拉齊,用一張紅牌為自己的世界杯生涯劃上了句號,并導致整個球隊的被動和心態的失衡,最后點球落敗,把冠軍拱手讓給意大利。
賽后,有人說他是由于受到對手挑釁才情緒失控,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不論什么原因,這樣的魯莽是不該在齊達內這樣經驗豐富的老隊員身上發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很容易被人激怒,做出一些令自己事后悔恨不已的事。其實,沖動是一種最無力,也最具破壞性的情緒,它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大于我們的想象。那么,該如何控制沖動,避免過激行為呢?
首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可以自我暗示一下,如告訴自己“不要做沖動的犧牲品”。其實,人的情緒往往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初步平息下來,及時做些深呼吸也有助于迅速舒緩情緒。
其次,避免沖動最根本的途徑還在于自身涵養。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無論踢球還是做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刻意去“證明自己”,而是努力生活在“此時此地”,努力做到就事論事地處理問題,盡量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每個人都是魔鬼與天使的結合體,用分析心理學的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陰影”,只有不斷探索,認識自己的陰影,才能促進自身人格的整合,不被“陰影”主宰。
最后,讓我們再回顧那場比賽中齊達內的表現,他是否也有追求完美,想要把自己最美好的部分留給球迷的心理呢?那記難度極大、險些失誤的點球,是否也有無意識中和對手斗氣的成分呢?在比賽進入加時賽仍然難分高下之時,他的心中是否也有一種“強求”的心態呢?這些人格“陰影”使他以一個悲劇形象收場,給球迷留下了一場并不完美的謝幕戰。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