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們的生育能力?
“大部分捐精者質量不過關”、“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八成”……最近,隨著一組來自上海精子庫的報道,“精子”成為了最吸引眼球的話題。對此,廣東有專家則反應頗為平靜:“精子數量雖偏低但大部分人群在正常范圍內。”
然而影響男性生育功能的因素卻在臨床專家眼中不斷有新解:全球變暖、生活不檢點、幼年騎跨傷、亂服性保健品……醫生認為,要想增強生精能力,除戒除不利因素外,還應多食含鋅和硒的食物。
新聞回放
合格的捐精者只有二成
日前一組“捐精者質量不過關,精子量下降八成”的報道沸沸揚揚,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報道中稱,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的檢測報告顯示,在捐精者提供的樣本中,快速運動的精子數量、精子液化功能都呈下降趨勢;相反,其中所含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數量在增加。2004年,共有1360名男性報名捐獻精子,經檢測符合標準的僅79人。若就此大致作個推算,則志愿捐精者的合格率不會超過21%。
不僅如此,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的生殖醫學專家所做的一些調查和研究發現,與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數量從1億個左右已降至目前的2000萬~4000萬個。
對“精子質量下降八成”如此令人“驚駭”的結論,某醫院泌尿外科專家表示質疑:“雖然沒有嚴格的統計數據,但從我們日常臨床觀察發現,雖然現在男性精液質量確實呈現下降趨勢,但是下降幅度應該不會有太大比例。”
專家解釋,正常男性1毫升的精液里,大約含有2000~6000萬精子。假如精子數目少于2000萬/毫升,就可以引發不育。“雖然現在不少男性的精液質量確實偏低,但絕大部分人群還是在正常范圍之內,并不會因此影響其生育。”林天歆表示。
觀點
全球變暖使生精能力下降
雖然男性精子質量尚未下降到駭人的地步,但林天歆指出:“現在的年輕人雖然精子數目偏低卻是不爭的事實。”對此,林天歆還提出了一個新鮮的觀點:“全球變暖也可能是大范圍影響男性精子數量的一個外在客觀因素。”而他得此結論的依據就是:睪丸中的生精細胞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過高會損害睪丸的生精功能,帶來精子數目的下跌。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贊成未生育的男性頻繁、長時間洗桑拿的原因。”林天歆說,多次或者長時間洗桑拿浴,內褲太緊等都會造成睪丸的局部溫度過高,造成精子生成障礙,從而帶來精子數目下降影響生育能力,而這在30歲左右的男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同時,生育能力下降也不全是精子數量的問題,和精子活動力以及液化時間長短也有很大的關系。
不孕不育因素男性占了五成
“如今我國不孕不育人群大約為8%~10%,而國外則為5%~15%。現在的年輕人雖然精子數目偏低,但還不至于影響生育。
但盡管如此,在不孕不育人群中,純粹由于男方原因所致的比例約占20%以上;而單純女方因素則為38%;男女雙方皆有問題的占20%強,剩下大約超過10%的則是“原因不明”。照此計算的話,在不孕不育因素當中男性“參與”的比例起碼占了50%。
專家認為,在人們接觸的物質中,損害生殖功能的也不少,主要有來自于化學工業造成的空氣、水等環境污染,除此以外還有隨處可見的各種輻射。男性的“生活標志”——抽煙與喝酒對男性生殖健康也構成了最普遍的威脅。但到目前為止,影響男性生殖健康的真正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光是在不育方面,迄今為止就還有40%左右的病因無法查明。
另外,專家還指出,男性生活質量普遍比女性低,這也是引起不育的一個原因。與女性相比,男性平均睡眠少、不注重飲食健康、參加體育運動時間少、接受健康體檢次數也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