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泄可能誘導暴力傾向
日前,成都開張的一家用真人發泄的場所,當你的心情不愉快時在發泄吧里你可以隨意打人、罵人,心理醫生認為發泄吧有渲染暴力的傾向,不能起到調節壓力的作用。
發泄對每個人都有好處的
為緩解學習、工作緊張的壓力,或遇到什么不痛快的事適當發泄一下,對身心是有好處的。北京同仁醫院臨床心理科主治醫師許天紅向記者介紹,發泄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發泄吧”只不過多提供了一種方法。
許大夫說,從心理治療這方面來說,應該符合心理治療的需要。醫生應該經過專業培訓,發泄吧首先就不是很合適,被打的人不知道心理上怎么樣調節,患者有異常行為,是不是真的郁悶、壓抑,還是完全為了尋求刺激,來發泄一下呢?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發泄吧有渲染暴力的傾向。
許大夫補充說,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中,當一個人有壓力時,辦法是宣泄出來。宣泄出來以后,痛苦的感覺就會逐漸釋放出來,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逐漸地消失。如果這時抑制住了,那今后生活中就變成一個痛苦的經歷,人需要這種宣泄的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調節作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選擇適合自己的調節方式
許大夫講,其實,每個人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人是需要壓力的,但是沒有了壓力也不行,不過壓力要適度,過分強烈的壓力肯定對人是有傷害的,你要想辦法來調節。那么,在生活中應當怎樣減輕壓力呢?許大夫教給你怎樣減壓:
第一,不少人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滿。有些人喜歡在壓力中生活,在壓力中迎接挑戰,覺得那是一種愜意、滿足。但不是每次都有好運氣,壓力多了會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就會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第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立足點不一樣,閃光點也不一樣。要敢于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適應社會,并為社會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第三,人不可缺乏進取心和奮斗精神,但一味追名逐利反而會得不償失。只要曾經努力過,且通過努力得到了進步,有了收獲,就不要苛求自己。
第四,一個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和精神兩方面。如果自己覺得心理壓力過大,就可以去看心理醫生,尋找解脫的良策。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可以通過運動、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看電視、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緒,也可以找適當的場合大聲喊叫或者痛哭一場。
許大夫最后認為,健康的人,應該都有對壓力自我克制和調節的功能,有一些人沒有辦法正常調節,就需要家人、朋友來幫助他調節,如果還不能調節,那就需要去找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