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體質多為偏“虛寒”
中醫醫師說,冰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因體質、因時間而吃。 要看體質和掌握時間
都說吃涼容易傷身,臺灣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說,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冰,如果是熱性體質的人,吃冰能夠增加體熱的散發,在適當條件下會使人覺得很舒服。而且,在吃冰問題上,注意技巧,掌握時間才能不傷身。
一般說來,空腹吃冰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因為,人的基礎體溫約為37度恒溫。空腹時,冰水進入人體,會出現迅速降溫現象。低溫除了擾亂腸胃蠕動外,還刺激腸胃粘膜分泌“壓力荷爾蒙”,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血壓上升。專家建議,如果想空腹吃冷飲,一定要先喝下100毫升水。
說到飲用冰飲的時間,這里有一些小技巧。首先,吃冰有時間上的忌諱,最佳的時間是在溫度最高的中午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是一天中最熱的,體溫也會隨之上升。適量食用冰品能給身體降溫消暑。
但是,人在早晨起床時,身體是由陰轉陽的過程。此時用冰,會壓制陽氣。同理,晚上吃冰也不宜。這是人體逐漸轉陰,再加上冰品的作用,寒氣容易進入身體,并聚附在身體上。
此外,吃冰也要講究方法。千萬別一口下肚,要先含在嘴里待其融化后再吞下去。夏日里有一種涼爽的冰沙飲品,專家說,這種食品含冰成分過多,不宜多吃。
再有,要盡量避免飯前或飯后一小時內飲用冰品,因為這會造成胃部溫度急劇下降,有可能造成胃脹、消化不良,甚至絞痛、腹瀉。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