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別讓醫生殺死你
在我們的想象中,醫院是遠離疾病和災難的天堂,然而那里也充滿細菌陷阱和醫療事故。告誡各位男士:千萬不要等到護理人員用輪椅把你推進病房,陷入到醫療事故中的時候才來擔心自己的健康安全!到那個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
好醫院的6種指數
本期現身說法:羅杰·韋伯
居住地:英國
職業:工程師
感言:只有順利攻克每一關才能夠健康、毫發無損地出院。而這其中我要做的就是充足的準備和清醒的自救。
在我們的想象中,醫院是遠離疾病和災難的天堂,然而那里也充滿細菌陷阱和醫療事故。本期MH將以韋伯博士的真實經歷,告訴你怎樣做才能在醫院里不受到任何傷害,得到治療后能完全健康地離開。
去年9月本刊編輯去英國采訪,聽到一個故事:56歲的邁克被醫院診斷出得了淋巴癌,只剩下一年的壽命,于是他聽從了醫生的建議賣掉房車,辭去工作,享受他剩下一年的生命。結果,一年后,他還好端端地活著。再上醫院檢查,得知上一年的檢查結果有誤,他根本沒得什么絕癥?蛇@一下麻煩來了,他還能活很多年,可是已經沒了收入,吃住都難。讓他怎么活?于是,就跟醫院打起了官司。這官司至今還在打。
諸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而本刊采訪的這位韋伯博士,在遭遇過2000年一次重創后,他告誡自己:千萬不要等到護理人員用輪椅把你推進病房,陷入到醫療事故中的時候才來擔心自己的健康安全!到那個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為此他花費了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對在醫院范圍內能夠接觸到的危險仔仔細細地調查了個徹徹底底。
2007年2月,他因罹患心臟病再次入院,接受了一次更大的手術。事實證明,辛苦沒有白費,他運用自己總結出來的醫院逃生存活手冊成功地保護了自己,避免了各種隱患。他要告訴你,從現在開始用知識武裝自己還不晚。
No.1 趁你還健康的時候
●下載健康檔案
醫生就是健康偵探。你應該全面收集自己的醫療數據,盡可能多地提供給醫生當診斷依據。你至少需要準備一個清單:現在的用藥情況(包括劑量);你的病史;免疫接種情況;過敏情況;以前給你看過病的醫生名字和聯系方式;實驗室報告;以及最近的各類檢查報告。你可以把所有相關的資料,整合起來創建一個文檔,隨身攜帶。MH建議你把所有的材料掃描,然后存入小巧的U盤里,最好把資料存成PDF格式,這樣方便它可以在任何電腦上閱讀。當你做好以后,最好還要在U盤上貼上“醫療信息”的標簽,這樣,醫生會在緊急的情況下快速找到它。
以下這幾個原因會讓你知道為什么這么麻煩仍然值得一做:
好處一:了解你現在用藥狀況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做出診斷。有一些藥物的副作用可以導致暈眩或昏厥,如果你昏迷了,但有一份詳細的用藥史,將會幫助醫生盡快找出疾病原因。
好處二:它能為急診大夫提供病情的前后背景。通過及時提供所有關于你健康方面的信息,將會掃除診斷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列出最好的醫院清單
提前調查一下中國哪些醫院治療哪些病更在行,而不是等到已經發現癌癥或者動脈硬化的時候才開始想。
你可以登錄我們的疾病庫 查看所在區域的那些醫院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水平,該網站有全國醫院排行榜,介紹得都很詳細。目前,大部分大醫院,即三甲醫院都在應用最新的一些技術信息,從而能夠幫助減少用藥錯誤。如果某個你想要去的特別指定醫院不在列表中,那么,至少打電話詢問一下看它是否擁有一項關鍵的優勢:用來分發藥物的條形密碼程序。
另外,找出那家醫院的病人和護士的比例。根據美國醫療學會雜志的最新研究,理想狀態來講,最好的比例應該是4∶1。就是說每4個病人必須有一名護士照顧。對于在此比例下每多出一個需要護士照顧的病人,該病人在此護士看護期間死亡的概率就增加7%。
No.2 走進醫院的時候
●與分診護士對話時
善于描述
如果你能夠清晰準確地對分診護士描述你的癥狀,會讓你更快得到檢查,更快得到診斷,更快得到救治,因為,分診護士是負責登記病人,測量其血壓和溫度,并會根據病人癥狀嚴重程度來安排就診順序的人。
最重要的是:精確你疼痛的位置,并且學會運用比喻來描述。例如,“就好像有把刀扎在我的胸口!
詳細精確
“頭暈”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詞匯。它可能意味著你感覺你快要昏過去了,或者可能表示你感覺找不到重心失去平衡了,或者可能是一種頭腦不清醒的感覺。頭暈可以是一種普通的藥物副作用,或者也可能是心臟病發的征兆。所以你要用詞描述你是哪種頭昏。
誠實坦白
為了避免藥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你需要如實匯報你最近所吃的一切東西,比如是為塑身而吃的蛋白粉,甚至包括大麻等非法藥品。
在門診等候
A帶上貼身“雷達”
如果想要保證自己在候診時不出現意外,那么一定要帶上一個可以在必要時候催促護士,使你得到關注的朋友或者是家人。他/她可以在你有情況變化時及時通知醫生和護士。另外,那個人還可能會幫助問一些你有可能忘記的關于診斷和治療的關鍵問題。
B不看醫院的雜志
在醫院,病人的細菌和皮膚細胞很容易轉移到沒有生命的物體上,而且它們不像醫療儀器會得到頻繁的清潔。因此,等得無聊也不要翻閱醫院的報紙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