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的養生之道
他92歲高齡,耳聰目明,身材挺拔,步伐穩健,思維敏捷,看上去一點都不像這個年齡的老人,他就是家住市區滄河巷的陳柏齡老人。“心理平衡、心情舒暢、笑口常開、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健康長壽”是他追逐的目標。
拜師學醫,自學成才
連任17屆永嘉縣衛生協會主任
陳柏齡老人小時候因家境困難,讀了六年書就輟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他覺得沒有一技之長不是長久謀生之計,于是他去上海拜師學醫,后又到一家醫院實習了一年。他憑借對醫學的熱愛和博學,掌握了大量的醫學知識。
匆匆間,陳柏齡開始獨自創業,開設診所。他說,那時候很多患者家境困難連病都看不起,但只要患者來到他的診所,他都會先為其治療。如果是病重患者,他還會選擇夜間去患者家門口,傾聽一下屋內動靜,以了解該患者的病情是否得到緩解,當患者屋內很安靜時,他才離開。他說,那時別人開診所收過來的診費是錢,而他大多收過來的是欠條,每到稻谷豐收季節,患者就挑著稻谷來還債。
真心的付出,總會有回報。陳柏齡在行醫期間,盡心盡責,醫德好,使他的行醫名聲越傳越遠。以至后來,他被群眾推選,當上永嘉縣衛生協會主任,且連任17屆,一干就是20多年,直至退休。任職期間,陳柏齡經常組織醫務人員走街串巷、送醫下鄉,為醫務人員舉辦培訓班,組織醫生由個體走向集體等等一系列工作。
退休后,他去了溫州老年大學學習書畫。如今,寫寫書法,作作畫,成了他的一大樂趣。
每天早上必做四件事
中午和晚上還會喝一小杯葡萄酒
陳柏齡老人樂觀豁達,待人和氣。他說:“心理平衡、心情舒暢、笑口常開,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健康長壽,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也是他追逐的目標。作為老年人,如果有病,就應該要重視治好病。平時鍛煉身體,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與體質狀況量力而行,比如做些健身體操、太極拳,或者參加各種歡快的娛樂活動、旅游等,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學些琴棋書畫等,以激活大腦防止老年癡呆。”
他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80歲以上老人應選擇簡單的步行運動,每天堅持步行一萬步。另外,他還建議老年人外出上山鍛煉的話,最好選擇太陽出來時,這樣更能達到健身效果。
陳柏齡老人每天早上必做的四件事:一是拿兩把梳子給自己的頭發梳上兩三分鐘,二是按摩耳朵兩三分鐘,三是從鼻子處往額頭上方按摩一兩分鐘,四是喝上清晨第一杯茶。
從事中醫的他,對自己的飲食也很有講究。他說,80歲以前,他對飲食并沒有太多的在意,有什么吃什么,然而過了80歲,他就將自己的飲食作了一些調整和安排:1兩肉、2兩魚、3兩豆制品、4兩青菜、5兩水果、1個雞蛋、1杯牛奶等成了他一天的飲食標準;吃中餐和晚餐時,他還會喝上一小杯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