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肺 最便宜實用的方法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于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后者則見于深秋天氣轉涼之時。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其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干燥和體液丟失等癥狀,并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癥”。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可疑的“干燥癥”不要不當回事,而應及時調治以潤燥,解除對肺乃至全身的“威脅”。據他介紹,潤燥養肺的方法多種多樣,而“笑”可能是其中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種。
咽痛干咳鼻出血患者增多
近半個月來,吳太太一家三口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癥:除了感到口干舌燥之外,吳先生早上起床還感到鼻子里緊繃繃的,干得十分難受,似乎一不小心就會繃出血來;12歲的兒子一早刷牙則直嚷喉嚨癢,并伴有一聲聲干咳,感覺很不清爽;吳太太則出現頭痛、鼻塞、手腳心發熱的癥狀,疑似,但又似乎不像是,她本來以為多喝點水,熬一熬過幾天就好了,但這兩天她甚至出現嘴唇開裂,痛得她喝水吃飯都十分難受。無奈之下,她只得求助于中醫調理,并同時將一家人的癥狀向醫生請教。醫生告訴吳太太,她一家是被“秋燥”擊中了。
記者了解到,其實近半個月以來,廣州各大醫院門診的咽痛、干咳、鼻出血的患者有所增多。對此,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教授孫志佳解釋說,“秋燥”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病癥,而是統指秋天發生以“肺癥狀”為主的身體不適。他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秋燥易傷肺,因此這個時節的養生要重在潤燥養肺。
秋燥容易威脅肺部健康
孫教授稱,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我國自古有燥令傷肺之說。據孫教授介紹,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于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后者則見于深秋天氣轉涼之時。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其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干燥和體液丟失等癥狀,并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癥”。
“肺主一身之氣,要防治干燥癥,關鍵在于養肺。”孫教授稱,入秋后,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或是病人遭病毒、細菌感染時,其鼻咽部剛開始先是黏膜皺縮而感覺干燥,繼而因充血而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由于鼻咽部黏膜表面的蛋白結構發生了變化,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機體可能出現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膚瘙癢、毛發枯萎等,還可出現便秘癥狀。
所以,只有肺好了,全身跟肺相關的其他功能才能跟著好起來。因此,他建議一旦出現“燥咳”或其他可疑的“干燥癥”,不要不當回事,而應及時調治以潤燥,解除對肺乃至全身的“威脅”。
食療防秋燥
百合粥、銀耳粥皆是潤肺佳品
孫教授稱,根據中醫 “燥則潤之”的原則,在出現鼻燥、唇干、咽痛、干咳時,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辛辣食品刺激之外,一日三餐也可適當煮些滋陰養肺的粥來喝。方法很簡單,可視個人癥狀選滋補肺陰、清除燥熱的銀耳、百合、銀杏、蓮藕、蓮子、菱角等藥材或食物入粥,下面介紹的幾款粥品也可一試:
百合粥:取百合50克,大米或糯米100克,先將百合與米分別淘洗干凈,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與米熟爛時,加糖適量即可食用。百合有清心、潤肺、寧神之功,對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煩躁和失眠頗有好處。
銀耳粥:銀耳10克,發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凈同煮,加適量蜂蜜攪勻即可。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于虛勞干咳、少痰和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癥。
山藥粥:山藥100克,大米100克。山藥洗凈切塊,大米淘凈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補腎的功效,凡身體虛弱、煩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此外,在干燥癥初期,可用桑葉、菊花各15克,加蘆根、梨皮各30克,煎水服用。如伴咽干疼痛、口唇裂開者可用紅蘿卜加馬蹄、杏仁、蜜棗及兩片陳皮,加水煎飲。
燥咳或咯痰困難時,可飲用馬蹄雪梨汁,做法:取馬蹄250克,雪梨一只,將馬蹄洗凈去皮,梨洗凈去皮、核、切片后,一同絞汁,并用涼開水將汁稀釋后,視個人口味加些許白糖拌勻飲用,有清熱化痰功效。
小貼士
秋天養肺最好笑口常開
孫教授說,養肺的方法多種多樣,“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種。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而現代醫學也有研究證明,笑對機體來說的確是最好的一種“運動”,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尤其是對呼吸系統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另外,人在開懷大笑時,可吸收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隨著流暢的血液行遍全身,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能獲得充足的氧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