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冬季養生宜補腎 (圖)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腎氣充盈,則精力充沛,筋骨強健,步履輕快,神思敏捷。腎氣虧損則陽氣虛弱,腰膝酸軟,易感風寒,生疾病等。冬季腎臟機能正常,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引發疾病,所以,冬季注意對腎臟的保養是十分重要的。
腎虛病有陰虛、陽虛之分。對人體各個臟腑起滋補、潤澤作用的稱之為腎陰;對各個臟腑活動起溫煦、推動作用的稱之為腎陽。補腎應當針對腎陰、腎陽虛衰的不同,采用對癥的相應方法進行。腎陰虛者,常見肺熱、咽燥、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苔偏紅等癥狀,可選用海參、枸杞子、甲魚、銀耳等進行滋補。腎陽虛者,常見有肢體畏寒、精神委靡、腰酸耳鳴、舌淡、體胖等癥狀,則應選擇羊肉、鹿茸、補骨脂、肉蓯蓉、肉桂、益智仁等補之。
對于養腎防寒來說,飲食調攝也很重要。冬天宜選食如羊肉、狗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這對素體虛寒者尤其有益。還可食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黑色食品"能人腎強腎,亦宜擇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烏骨雞、海帶、紫菜之類。冬日宜常進各類溫性熱粥,若將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能祛寒,又可給養,還能療疾。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有句名言:"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對于腎之陰精漸衰的老年人,冬天可配食烏龜、甲魚、枸杞子等護陰之品。冬令飲食不可過咸,因咸味入腎,致腎水更寒,有擾心陽。另切忌寒涼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傷元陽。
冬天的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宜多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這不但能增強與人體免疫有關的腎氣功能,提高抗病力,還因"腎主納氣",而幫助肺氣呼吸,預防多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腎主骨",冬天經常叩齒,有益腎、堅腎之功。腎"在液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滿H后,慢慢咽下,能夠滋養腎精。腎之經脈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并按揉腳心。冬天人處于"陰盛陽衰"狀態,宜進行"日光浴",以助腎中陽氣升發。腎與膀胱,一臟一腑,互為表里,"肝膽相照",膀胱經脈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當其沖,故冬天應注意背部保暖,著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腎陽。古人認為,"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天切忌房事過度,工作、運動不可過多出汗,防止腎之陰精虧損、陽氣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