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分數成績單”惹爭議,學校稱按規定辦事,家長接受不了
“無分數成績單”惹爭議,學校稱按規定辦事,家長接受不了
各位家長,你是怎么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的?評價標準又是什么呢?
前兩天某小學趁剛開學,給家長開了家長會,在會上說將要推行“無分數成績單”,也就是不告知孩子的考試成績,只有優秀、良好、合格、不及格這四種等級。一時間家長們議論紛紛。
無獨有偶,這兩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也將杭州市某小學的“無分數”成績報告單作為典型案例進行表揚。而這個小學將這樣的制度已經貫徹執行了4年。在推行時,校方也受到了種種非議。
眾所周知,目前的教育大環境是以分數論英雄的。孩子幼兒園畢業后一旦進入小學,就開始了以分數衡量學業的階段。此后 不管是升初中,還是升高中,分數始終是衡量孩子學習成績和選拔人才的唯一指標。
在考試分數這一指揮棒的引導下,不少孩子為了獲得高分,不停地刷題,試圖通過題海戰術擊敗同齡人并成功上岸、考入理想初中。也正是為了減輕孩子們的學業負擔,并引導孩子們將精力投入素質教育中去,才有了“無分數成績單”這樣的舉措。
但學校這么實行,家長并不領情。杭州那所實施“無分數成績單”的小學,就遭到了家長的質疑和投訴。
2017年杭州某小學開始執行這樣的制度:學生的分數老師不能通報給學生和家長,也不能在校內班級通報。執行了一學年又一學期后,學校和家長相安無事,但下學期學校接到家長舉報,怒稱“為啥不讓我知道孩子期末成績?”校長覺得自己很冤。
▲校方:嚴格執行學業分級評價制度,錯在何處?
①學生考試不告知分數,無非是按規定辦事
該校長說,自己之所以告訴教職工嚴格執行“不告知分數”的策略,無非是遵守了上面派下來的學業分級評價制度。這又錯在何處呢?
學業分級評價制度,是避免“唯分數論”的最佳替代方法,將“一錘定音”的期末考試轉化為學生平時上課表現、作業完成度和準確度、以及校內活動參與度等綜合素質評比。
在期末評定上,雖然不出現具體分數,但也有優秀、良好、及格等各種等級的評定。家長通過這些依然能大體掌握孩子在校表現。
這樣的措施是為了避免分數給孩子帶來太大壓力。
②經實踐,取消分數評比,利大于弊
而且據校長說,經過一年半的實踐,發現取消分數評比對孩子們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首先是孩子們反映回家以后刷題的現象少了,家長們也不再給孩子額外布置太多的刷題作業;其次班上一些原來成績中下的學生慢慢恢復了自信,也能在班級活動中展現出自己的優點和特長了。最重要的是,很多學生都說,沒了分數評比,他們課后壓力小了很多,連家長的嘮叨都少了很多呢。
對取消分數評比,雖然校方持這樣的樂觀態度,但很多家長并不買賬。
▲家長:在唯分數論的升學制度下,無分數只是掩耳盜鈴
①不知道分數,就沒辦法查缺補漏
多數家長的一致想法是,平時取消分數評比是減負行為,可孩子升學考試的時候不還是以分數為標準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平時取消分數,大型升學考試又唯分數論,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況且,在不知道分數的情況下,家長感覺有勁沒地兒使。因為不知道題目出錯在哪,也不知道孩子的薄弱項在哪里,想要查缺補漏感覺無從下手。雖說校內考試不看分數,但在升學考試唯分數論的大前提下,哪個家長敢掉以輕心?
②沒有分數做參考,孩子學業進步無動力
一位家長說,自家妞妞是個要強的孩子,這次考了99分,下次就一定要考100分,要努力把丟掉的一分撿回來的那種。如果學校普遍不告知分數,孩子也就沒了進步的動力了,而且想上進也摸不著方向了。畢竟,分數作為一個具象的指標,可以被孩子當做不斷奮進、不斷超越的具體目標呀。
不得不說,取消分數評比,學校用心良苦,家長們質疑,也是出于教育焦慮。說實話,在如今教育內卷的大環境中,即便家長們熟知真正符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可如果被選拔性的考試制度所桎梏,也只能是帶著腳鏈跳舞。學校給孩子減負,其實是給家長的家庭教育功力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話題討論:學校不公布學生分數,你支持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
收藏
舉報
- 標簽:傳奇世界論壇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