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著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
1月13日,中國交通廣播記者從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回顧 "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文化產業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將著力打造文化產業發展新引擎。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發展質量更高。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剝掉"白菜幫",集中發展"白菜心", 推動文化產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一是規模持續增長。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增長態勢,2019年占比達到9.4%,比"十二五"期末提高1個百分點,始終居于全國首位。
二是結構持續優化。文化核心領域優勢明顯,"十三五"期末,內容創作生產、新聞信息服務等核心領域營業收入占比達到91.6%,比全國高約30個百分點。
三是質量持續提升。在中國人民大學和新華社發布的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文化消費指數及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排名中,北京"十三五"期間均連年蟬聯第一。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 將著力構建"高精尖"文化產業體系,努力繪就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新藍圖,打造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新引擎。持續推動設計名城、影視高地、演藝中心、音樂城市、網絡游戲中心、世界旅游名城、藝術品交易中心、會展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進一步提升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實力和競爭優勢。
北京將深入聚焦"文化+"融合創新發展,積極培育首都發展新動能。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推動"旗艦計劃""涌泉工程""滴灌行動"加快實施,打造一批旗艦文化企業和龍頭骨干文化企業,促進小微文化企業、優秀創業團隊和優質文化項目落地孵化、成果轉化。加快建設 中關村科學城數字文化產業園、中國影都影視數字產業基地、中國(北京)高新視聽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推動5G、人工智能、超高清等先進技術廣泛應用,促進在線娛樂、網絡視聽等新型文化業態創新發展。繼續辦好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北京文創市集,深入挖掘 隆福寺、798、五棵松等區域文化消費潛力,推出更多全球知名的"夜京城"消費品牌,形成首都發展新動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記者:一睿
- 標簽:鮑魚的做法有哪幾種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