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玉溪市市長張德華:加大撫仙湖保護力度 推動玉溪高質量發展
云南省玉溪市地處滇中,是高原水鄉。依托良好的生態,三大高原湖泊美不勝收,哀牢山、磨盤山連綿起伏,紅河、珠江兩大水系穿越城市,還擁有五個國家級生態環保示范區。
作為中國西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彩云之南,碧玉清溪,具有天然的生態優勢,令人心之向往、流連忘返。2020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市長,張德華在兩會上提出哪些良好建議?玉溪市未來的發展路在何方?中國交通廣播記者采訪了玉溪市市長張德華,讓我們一起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和玉溪未來的發展藍圖。
撫仙湖保護是衡量美麗西部建設的標尺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就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美麗西部建設,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等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這為加快西部大開發明確了方向,劃出了重點,強化了舉措。采訪時,當談到玉溪市在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過程中,都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可以分享時,張德華表示:“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的戰略,經過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玉溪市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達到了57.3%。玉溪中心城區的空氣質量優良率,多年來位居全國地級城市前列,達到99.7%。說到玉溪的生態文明建設,重中之重是在“三湖”特別是撫仙湖的保護治理上。近年來,玉溪市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撫仙湖保護治理上遵循“保護第一、治理為要、科學規劃、綠色發展”思路,強化系統治理,全面控源截污,全面實施河(湖)長制,深入推進保衛撫仙湖雷霆行動。在高原湖泊的保護治理成效方面,得到了國際、國內社會的認可。”
主持人:近幾年,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環保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在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同時,提出了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要求,那么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玉溪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做法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張德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生態立市”戰略,經過努力,可以說,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玉溪市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達到了57.3%。玉溪中心城區的空氣質量優良率,多年來位居全國地級城市前列,達到99.7%。說到玉溪的生態文明建設,我們的重中之重還是在“三湖”特別是撫仙湖的保護治理上。作為高原湖泊的典型代表,撫仙湖有5個顯著特點:一是水質優,至今仍保持I類;二是水量大,蓄水量206.2億立方米,相當于7個洱海、13個滇池、4個太湖的水量;三是湖水深,平均水深95.2米,最大水深158.9米、居全國第二位;四是流域小,補水面積少;五是不可逆,撫仙湖是半封閉的斷陷湖,理論換水周期長達300多年,一旦污染,難以逆轉。保護好撫仙湖,是衡量美麗云南建設成效最重要的標尺之一,也是云南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必須回答好的一個重大考題,對于助推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加大撫仙湖的保護力度 助力西部發展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張德華提交了兩項議案。其中包括在實行減稅降費大背景下,如何調整優化煙草產業政策助推西部大開發的建議。另一份則是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中,希望加強對撫仙湖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專項政策支持,為美麗西部、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多樣本和經驗。
在接受采訪時,張德華對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大重點湖泊保護治理力度,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加快推進西部地區綠色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中,鑒于撫仙湖保護的艱巨性和標志性意義,希望國家有關部委把撫仙湖上升到國家戰略水資源加以保護,制定中長期穩定生態投入機制。”
主持人: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今年兩會,您提交了什么樣的建議?
張德華:今年,我提交了兩項建議。一個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落實減稅降費有關要求,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前提下,如何調整優化煙草產業政策助推西部大開發的建議。另一份則是上一個問題中講到的撫仙湖的保護治理,在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中,鑒于撫仙湖保護的艱巨性和標志性意義,希望國家有關部委把撫仙湖上升到國家戰略水資源加以保護,制定中長期穩定生態投入機制,建議出臺“十四五”期間延續性政策支持,確保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可持續發展,為美麗西部、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多樣本和經驗,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做好疫情防控 為西部大開發提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危與機并存。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優先穩就業保民生、穩企業保就業、聚力脫貧攻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給西部地區的發展吃下了“定心丸”。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玉溪市將如何轉變發展方式,來適應新的情況和變化?張德華告訴記者:“玉溪作為西部城市,也將在這次大考中保持決戰決勝的信心不變,保持克難攻堅的勁頭不減,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從堅持理性思考、堅持創新發展和堅持內外兼備三個方面,主動適應變化,在變革謀發展。
主持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的發展帶來了風險和挑戰,那么玉溪市作為西部重點發展地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將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凝聚發展新動能,來適應新的情況和變化?
張德華:主要從三個方面適應新變化。首先是在發展思路上,堅持理性思考,主動適應變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新基建背景下,認真謀劃好玉溪產業發展,在融入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找準玉溪坐標、展現玉溪擔當、作出玉溪貢獻。其次在在發展模式上,我們將堅持創新發展,積極挖掘新潛能。我們將圍繞具備自然基礎和比較優勢的數字經濟、卷煙制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大健康等重點產業,積極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千億級、百億級大產業,努力構建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綠色安全、動態迭代的現代產業體系。在發展環境上,我們將堅持內外兼備,全面打造新優勢。我們將堅持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強化區域合作和外向發展上雙向發力,抓好交流合作,抓實精準招商,讓更多人才在玉溪安居樂業,讓更多企業在玉溪生根發展。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發展新型智慧城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對于打造智慧城市,張德華告訴記者:“玉溪市作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一直致力于建設智慧城市,這既是信息化時代城市建設的大勢所趨,也是不斷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歸屬感的必經之路。當前,我們基于破解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信息鴻溝、資源重復等實際問題,充分汲取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基本經驗,積極探索實踐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新路子,全面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計劃,力爭2021年基本建成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為民服務全時全程、城市治理高效有序、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智慧城市。”
- 標簽:明星不雅照片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