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將基本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孫燕明)“堅持依據國標、分級實施;自愿申請、公開透明;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的原則,到2022年,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基本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有新提升,公眾對養老服務的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民政部近日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實施《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推動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作出部署。
《指導意見》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養老機構自愿參與、評定程序規范、標準尺度一致、評定結果互認的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不斷提升養老機構服務水平,讓老年人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
同時,省級民政部門負責統籌確定本行政區域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組織,或者面向社會公開選定第三方評定組織,合理設定各級評定組織職責權限。地方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組織接受本級民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省級民政部門要制定完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程序,細化具體標準和評定方法,設定首次評定等級限制和晉級年限要求,明確各評定環節的具體工作時限,全面推進全流程公開。
各級民政部門要將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納入日常監管范圍,強化程序和實體監督,做到可回溯管理,推動形成民政部門行業監管、評定組織內部約束、社會廣泛監督的監管格局,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確保評定工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指導意見》提出,地方已實施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的,要做好與國家標準及全國等級評定體系的銜接,遵循“內容只增不減、標準只升不降”的原則適當調整。尚未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地區,一律采用國家標準進行評定。
記者了解到,民政部近日還發布了《養老服務常用圖形符號及標志》《養老機構顧客滿意度測評》《養老機構預防壓瘡服務規范》。這三項行業標準的發布有利于規范和統一養老機構日常管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圖形符號及標志,對顧客滿意度測評提供指引和參考,預防養老機構服務對象發生壓瘡風險,從而改善和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注冊登記養老機構2.98萬個,機構床位392.8萬張。
2019年7月1日,《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將養老機構劃分為五個等級,級數越高表示養老機構在環境、設施設備、運營管理、服務方面的綜合能力越強。同時,該標準還規定,等級評定由養老機構自愿提出申請,總分1000分,包括環境120分、設施設備130分、運營管理150分和服務600分,并明確每個評定項目的評定內容與分值。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巡視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研究員唐振興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養老機構的服務對象、護理員素質、硬件條件、所在地區、規模大小、興辦時間等存在差異,不同養老機構的管理服務水平存在較大差別,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極少數不法養老機構進行誤導和虛假宣傳,老年人不明真相,很容易上當受騙。目前,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可以促進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整體提升,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提高全國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水平。同時,有利于增強養老機構的透明度,方便老年人選擇滿意的養老機構,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