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賣商品更要賣生活 商場成休閑娛樂好去處
如今,網絡購物已逐漸成為人們的主流購物方式。那么,現在的商場處境如何?人們還去逛商場嗎?經過采訪,記者發現,很多新建商場或改造過的傳統商場,環境舒適時尚,不再是單一的購物場所,而是成為能夠滿足消費者吃、喝、玩、樂等生活休閑需要,放松身心和享受生活的休閑空間。
不為買 盡情逛
“我逛商場不怎么購物,主要是休閑娛樂,放松心情。周末,我和閨蜜、同學在商場里能消磨一天,看電影,吃午飯,再來個甜點下午茶,逛逛小玩具小飾品,看看最新款的鞋子和衣服,不為買,就是逛。”北京上班族侯夢迪告訴記者。
“90后”姑娘劉伊姍說:“我現在去商場,更多是因為吃飯,而不是購物。很多商場都有美食區,有的以快餐為主,方便周邊的上班族吃工作餐,有的是適合聚會的主題餐廳,人們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選擇。我喜歡北京的合生匯,那里專門有深夜食堂,可以滿足我們這些夜貓子的需求。通常我去商場吃飯前,會在馬蜂窩、抖音等平臺查詢最新的熱門餐廳,然后一一去品嘗,這種像是集郵一樣的美食體驗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2019年12月6日到2020年2月16日,燈光節將點亮北京藍色港灣,五彩繽紛的熱氣球、飛舞的蝴蝶和鸚鵡、椰子樹……冬日里的藍色港灣將變為一座熱帶雨林。與此同時,購物季也將在此拉開帷幕,200余家商戶為消費者帶去購物狂歡。藍色港灣即將成為北京冬日最火的商場之一。
記者在北京走訪后發現,目前人氣最旺的商場就是這類休閑體驗為主的綜合購物中心,比如合生匯、大悅城、藍色港灣、僑福芳草地、三里屯、五棵松華熙等,不但當地市民喜歡去,也是外來游客追捧的熱門旅游地標。與此同時,像長安商場、甘家口商場、賽特購物中心等一些以單一購物為主的傳統商場也紛紛改造,以滿足人們更加多元的需求。
店即景 景即店
這幾天,北京國貿商城迎來了一批批電影迷。正在熱播的《冰雪奇緣2》在這里推出了主題展覽,影迷在和電影中相同的場景中,和主人公合影,并尋找魔法秘境。重慶一家商場建有魔緣星座館,近日也成為網紅,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星座館利用前沿的科技元素,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上打造出星座文化“可感知”的體驗盛宴,為商場賺足了人氣。
生活休閑類的商場已經遠遠超出了購物的功能,提供看電影、看展覽、打電玩、唱歌、滑冰、攀巖、打球、密室逃脫等娛樂體驗,吃飯、美容、美發、洗衣、超市、家居、健身、閱讀等體驗空間,各類兒童興趣班和兒童游樂場也一應俱全。
北京市民房婷婷說:“我常逛一些家居商場,感覺現在它們的氛圍完全不同了,增加了休閑的地方,家居商場從單一的‘賣家具’轉變為‘賣生活理念’,借助完善的配套服務、舒適的購物環境,讓顧客充分享受購物過程中的精神愉悅感。”
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大悅城的五六層,仿佛走進了花園街區,滿眼是郁郁蔥蔥的綠植,石橋、流水相間。一株高聳的大樹下停著一輛英式甜品車。街區四周分布著餐廳、花店、書店、繪館,頗具特色的是店鋪打破櫥窗的隔斷,形成開放式空間,使消費者和商戶的互動更為趣味直接,形成“店即景,景即店”的風景線。人們在這個開放的空間里購物、休憩、閱讀、社交……以閑適的心境享受商業與美學相結合的生活。
成為“小型旅游目的地”
商場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呢?中國旅游研究院規劃與休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娜認為:“現在真正吸引消費者的是個性化、特色化、精致化的美好體驗。消費者不但要體驗品質化、一站式的服務場景,更要體驗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傳統商場原有的購物功能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休閑娛樂空間’從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離家近、比較方便到達的‘小型旅游目的地’,可滿足一家人的游玩、休閑、購物需求,對消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傳統商場變身為‘休閑娛樂空間’將是一種大趨勢,既增加了商場的盈利,也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更容易獲得的休閑場地。”
“但是變身為‘休閑娛樂空間’之后,也要定期地梳理產品業態,維持商場生命力。一個商業中心一般的規律是,每隔七八年要做一次全方位調整,其實這也適用于‘生活休閑空間’。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容易喜新厭舊,隨著對一家商場越來越熟悉,新鮮感就會被無感所代替,這時候必須通過研究消費者的新動向,根據新需求努力創造新的環境感受,吸引消費者留下。”郭娜說。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副教授馮凌表示:“更多的傳統商場轉變為休閑場所,把只有購物功能的商場升級為購物、體驗、娛樂、休閑等功能一體化的綜合體,優化提升購物環境,擴大城市休閑產業供給,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方便、多樣、優質的休閑選擇,滿足了人們日益升級的休閑生活需求。傳統商場改造提升為休閑場所的空間和潛力較大。但在變身過程中,要注重主動從購物場所向休閑綜合體轉變,一是業態設置要注重滿足少、青、中、老等不同年齡群體需要,二是功能要注重滿足購、娛、游、食等多樣化休閑消費需求,三是要注重完善標識導覽、廁所和衛生、休憩停留、安全管理等系統。”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