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男性飲食健康

    中外專家學者共議新聞的"建設性"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
    • 2019-11-1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人民網(wǎng)北京11月9日電 今日,主題為“建設性新聞:理念與實踐”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社會政法學部副主任李林,中國記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孝漢出席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趙天曉主持會議,來自美國、英國、荷蘭、意大利、日本、肯尼亞等國外專家學者與國內(nèi)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新聞的“建設性”。

    李林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意在把握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新形勢,探討全球新聞傳播發(fā)展的新特點,推進新聞傳播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價值的。他對建設性新聞談了自己的三點看法:第一,正能量是建設性新聞的學理所在;第二,文化自信是建設性新聞的命脈所在;第三,開放包容是建設性新聞的活力所在。他指出,中國是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大國,構建新聞傳播的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日新月異,建設“四全媒體”、推動媒體融合如火如荼。我們要樹立和秉持高度的學術自覺,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新聞傳播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構建上提出中國方案,發(fā)出影響全球新聞傳播學術界的中國聲音。

    胡孝漢在致辭中指出,對中國來說,建設性新聞的基本理念從來都是我們所倡導的,以正面報道為主、激人奮進、催人向上也一直是我國新聞媒體的重要報道方針。改革開放以來,“民生新聞”“幫忙新聞”乃至“問政節(jié)目”等經(jīng)過了十余年的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些都堪稱是建設性新聞的中國經(jīng)驗。他說,不久前結束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出:“改進和創(chuàng)新正面宣傳,完善輿論監(jiān)督制度,健全重大輿情和突發(fā)事件輿論引導機制。”這給中國的新聞媒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繼續(xù)努力,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唐緒軍作了題為《融入建設理念,共筑美好生活》主旨演講。他對新聞傳播發(fā)展的趨勢作出了三點預判:其一,大眾傳播時代正在向著公共傳播時代演進和躍升;其二,公共傳播時代的新聞產(chǎn)制方式將不同于大眾傳播時代;其三,公共傳播時代的媒體角色也將不同于大眾傳播時代。面對大環(huán)境的轉換,全球媒體都在尋覓新的生存方式,探索如何在公共傳播時代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建設性新聞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股發(fā)展潮流。每一代人都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新聞業(yè)。建設性新聞是變化帶來的變化,也許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新聞業(yè)。他指出,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決定了中國的新聞媒體更加注重廣泛凝聚共識、增進發(fā)展合力的社會建設功能,力求最大限度地促進各種公共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以有效保持政治穩(wěn)定與社會和諧。因此,建設性新聞理念是我們一貫的倡導。他認為,世界文明多種多樣,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建設性新聞的實踐能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媒體的力量。

    國際著名的建設性新聞研究者、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媒體與文化學院助理教授凱倫·麥金泰爾(Karen Mclntyre)作了題為《建設性新聞:我們對它了解多少?它將走向何方?》的主題演講。她指出,建設性新聞是嚴謹?shù)摹⒁俗⒛康膱蟮溃跃S護新聞的核心功能和道德要求為依歸,包含積極的情緒和解決方案等重要元素,用以增強受眾的辨識能力和呈現(xiàn)更全面的真相。麥金泰爾與大家分享了相關學者對建設性報道的研究成果,并且討論了建設性新聞的未來,包括該流派面臨的挑戰(zhàn)和在不同國家的適用性。

    蘇州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陸玉方,在題為《構建綠色輿論生態(tài)——建設新聞的蘇州實踐與探索》的主題演講中,介紹了他們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實踐建設性新聞理念的試點情況。試點中,他們以構建綠色輿論生態(tài)為出發(fā)點,運用建設性新聞理念指導大內(nèi)容生產(chǎn),由負面、沖突報道的報道框架,轉向“意見開放、共同面對、協(xié)商解決”的建設性框架。該框架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即話題選擇直面熱點、觀點表達開放包容、參與嘉賓權威專業(yè)。實踐中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荷蘭溫德斯海姆應用大學教授、歐洲新聞培訓協(xié)會主席、世界新聞教育理事會指導委員會成員尼科·德羅(Nico Drok),作了題為《新聞教育的建設性轉向》的主題演講。他指出,西方的專業(yè)新聞已經(jīng)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需要重新思考新聞的目標和價值。在新聞學研究領域,各種新標簽嘗試定位新聞學應走的方向,如社群新聞、會話新聞、參與性新聞、解決方案新聞、調(diào)解類新聞、關懷新聞等。所有這些標簽都體現(xiàn)了新聞文化在更具建設性的方向上進行創(chuàng)新。然而,改變一種職業(yè)文化并不容易。在重新定義專業(yè)新聞的角色和價值等創(chuàng)新理念的過程中,新聞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認為,我們必須為符合網(wǎng)絡社會特征的新聞工作鋪平道路;不僅在技術和經(jīng)濟方面,而且在更具建設性的專業(yè)文化方面。演講中,尼科·德羅還展示了基于30個歐洲國家新聞教師大規(guī)模調(diào)查的結果,介紹了他們對未來新聞業(yè)走向及對相關問題的看法。

    意大利建設性新聞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兼主席Silvio Malvolti,《商業(yè)周刊》前駐白宮記者、全國記者俱樂部培訓學院院長Richard Dunham,日本同志社大學教授、《新聞與大眾傳播研究》編輯委員會主任河崎吉紀,英國伯恩茅斯大學新聞、文化和社區(qū)研究中心副主任、傳媒學院副教授An Nguyen,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史安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zhí)行院長、公共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胡百精,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雯,浙江大學公共外交與戰(zhàn)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吳飛,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特聘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傳播系原主任李喜根,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媒介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殷樂,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媒體學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漆亞林,蘇州大學傳媒學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陳龍,中國傳媒大學非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張艷秋,以及鳳凰新媒體副總裁、鳳凰網(wǎng)總編輯鄒明,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lián)合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周然毅,中國青年報社黨委委員、編委、全媒體協(xié)調(diào)中心主任吳湘韓,蘇州廣電總臺看蘇州一槌工作室負責人張利榮等也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們建設性新聞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

    來自國內(nèi)科研院所、政府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代表、新聞傳播學院的研究生近百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承辦,蘇州廣播電視總臺提供了支持。 (實習生 段佩伶)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lián)網(wǎng),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lián)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草草影院第一页|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精品1州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 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高清的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 欧美日韩不卡高清| 岛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成人免费黄网站| 久久精品2020|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对白脏话肉麻粗话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毛片a线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女人18毛片黄|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网站|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heyzo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人与性囗牲恔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