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環衛工人 為“城市美容師”點贊!
1987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在全國率先設立“環衛工人節”,此后,全國有多個省份和城市均把每年的10月26日設立為“環衛工人節”,以致敬“城市美容師”。2009年10月26日,長春市迎來第一個“長春市環衛工人節”,到今年的10月26日,已經是長春市第十一個“環衛工人節”了。
每天清晨,當我們還沉睡在夢鄉之中,他們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只為把清潔交給天亮后的城市。較低的收入水平、艱苦的工作環境以及幾乎全年無休的工作時間,堅守在環衛一線的“橙衣俠”們,在守護一座城市“顏值”的同時,也為勞動精神和職業精神做了最有說服力的詮釋。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各地的試點開展,他們的工作也將面臨全新挑戰。
長春市南關區高度重視環衛事業發展,突出重點,多措并舉,2019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7300多萬元,有效提升城區品質和形象,全區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2016-2018年度連續三年在全市各城區城市綜合管理考評中名列第一。
據了解,2019年南關區的清掃保潔面積是1496萬平方米,清雪面積1342萬平方米,隨著南部新城的不斷發展,保潔、清雪面積還將不斷增加。另外,現有移動式轉運站41座,公廁141座,日產日清生活垃圾約650噸、建筑垃圾1200余噸。
2019年以來,南關區城市管理局不斷加大車輛設備和智慧環衛的投入力度,改變原有的人工作業模式,采取社管平臺終端與人員結合控制“點”,信息中心無人機控制“面”的點面結合方式發現處理環境衛生問題。三級以上街路全面開展快保快掃的動態保潔機制,街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1%以上,快速路、主要街路沖洗作業實現三天一循環,次要街路及巷路洗掃作業實現七天一循環,保潔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為不斷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南關區積極探索以社會化服務的方式解決建筑垃圾清運問題,在新春、長通、桃源、全安4個街道,在全市率先開展建筑垃圾社會化清運工作試點,目前運行情況良好。全區的開放式小區、散在小區居民建筑垃圾免費義務清運,得到全區居民一致認可。同時,不斷強化“兩點投放、上門收集”的垃圾不落地收運方式,全區環境衛生標準也得到明顯提升。首批228個公共機構和10個物業管理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全面運行,垃圾減量化正在逐步顯現。
此外,南關區城市管理局始終致力于把改善環衛工人作業條件和保障作為應盡的職責,作為重視和支持環衛事業發展的具體體現,保潔中心建設了76處兼具休息功能的環衛工具棚,棚內具備取暖、飲水、休息等功能。運輸中心在冬季清雪高峰時段為司機師傅們準備可口的飯菜,用保溫箱送到清雪第一線,解決清雪司機夜間吃飯難的實際問題。
“如今我們的工作條件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日后我們仍會將本職工作做扎實,為綠色城市添磚加瓦!”南關區環衛工人許如國表示。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賈子堯/文 張秋磊/圖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