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建芳:用溫暖與愛守護患者健康的鉛衣戰士
他是戰士,三十斤重的鉛衣是他的黃金甲;他是后羿,起落來回的手術刀是他妙手回春的太陽神弓;真心、細心、耐心、誠心,無數個汗水浸透衣衫的日夜,他把每一個患者當做家人對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這是患者寫給欒建芳的衷心感激。
人物名片
欒建芳,重慶三博長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介入專業組長,重慶市卒中學會缺血性卒中學會常務委員,重慶市神經病學專業委會康復學組副組長,重慶市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腦血管病學委員,重慶市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周圍神經及肌肉疾病學委員。2016年榮獲“書香飄逸、快樂分享“好書推薦演講比賽優秀獎,2017年榮獲重慶市企業醫院協會內科學專委首屆青年醫生病例演講比賽二等獎,2017年被江北區聘為特邀講師,2018年論文《重點學科、專科建設的價值證成及路徑抉擇》榮獲重慶市企業醫院協會管理學術論文三等獎。
穿三四十斤鉛衣持續手術8小時 為患者健康負重前行
今年,在專家的指導下,欒建芳醫生開展了重慶首例左側鎖骨下動脈開窗手術。患者因主動脈弓夾層院外行帶膜支架手術,術后左側鎖骨下動脈及椎動脈因支架原因導致無血流供應,出現盜血,導致頭昏,出現左上肢疼痛,雙上肢血壓差大。
手術需要把帶膜支架近左側鎖骨下動脈打開,欒建芳團隊選擇了股動脈穿刺主動脈弓造影,同時從左側橈動脈穿刺造影(類似于隧道技術),用導絲逐步打開帶膜支架的近血管開口端,最終順利把支架置入,保證了患者左側椎動脈及左側鎖骨下動脈的血供,改善了患者頭昏,緩解了左上肢疼痛的癥狀。
手術時間長達8小時,在三四十斤鉛衣的壓力下,欒建芳全身衣服都濕透了,但他仍站得筆直,像戰士一樣守護患者健康。
作為神經內科介入組長和臨床管床醫生,欒建芳的工作強度大,他不僅要保障神經內科的腦血管造影,還要管理好自己的病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為40多位患者進行處置,經常連續手術、值班30多個小時,不眠不休。
在醫院配置DSA后,2018年欒建芳被選確定為醫院介入組長,派往北京三博學習3個月,回來后與神經外科合作,解決了許多重癥、疑難的腦血管病疾病。他和介入團隊一起完成腦血管造影300余臺,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的治療,如頸動脈支架,腎動脈支架,股淺動脈支架,腔靜脈濾器等手術數十臺,把團隊建設成了重慶市二級醫院里該領域的領軍團隊。
穿著鉛衣的欒建芳
今年4月,科室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患者86歲了,兩年前發現腦血管狹窄。在重慶市多家大醫院檢查后,考慮患者高齡,且有冠脈支架手術史,拒絕給患者手術治療。患者在朋友的介紹下住進重慶三博長安醫院。在入院前一天,患者還在家中發生暈厥,持續時間近10分鐘后緩解,這種情況下,若不改善血管情況,患者隨時可能發生無可逆轉的腦梗死,肢體癱瘓、昏迷,甚至死亡。
欒建芳團隊秉承醫者仁心的精神,經過術前充分評估手術風險,對患者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反復討論,并制定了應對策略,經過4小時的奮斗,患者雙側頸動脈及左側椎動脈全部順利開通,守護了患者健康。術后,患者為欒建芳豎立起大拇指:“好多年沒感覺頭腦如此清醒了!”
普及健康知識 獲聘為區域慢病知識金牌講師
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數屬于老年人,怎么才能讓老年患者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疾病,保持身體健康呢?
針對科室患者的年齡、疾病特征,欒建芳從2017年開始,在之前原有的每月一次慢病教育的基礎上,開展了每周一次的病區慢病知識的教育,涵蓋糖尿病飲食、運動、藥物、監測、并發癥的注意事項,腦梗死的診斷及治療以及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松等多領域。
多年來,欒建芳先后為數千病房及周邊慢病患者進行了慢病知識的培訓,大大提高了周邊慢病患者的疾病認識和知識范疇,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有了更正確的了解,對自我疾病有了更好的管理辦法。
為此,欒建芳獲得了江北區慢病教育講課第一名,被江北區特聘為區域講師,配合江北區疾控中心在周邊社區進行慢病知識宣傳,讓更多的老百姓認識疾病,正確對待疾病。
經過近3年的慢病講座之路,欒建芳已成為老年患者之友,建立了疾病微信群,“粉絲”近3000人,成為了病患高度認可的“明星醫生”。
欒建芳始終懷揣醫者仁心,秉承“把每一個患者當家人對待”的理念,醫術、醫德深受患者喜愛,長期收治住院患者數量全科第一,工作量也在醫院前列。與此同時,他還不斷鉆研專科技術,為的就是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他說:“雖然辛苦,但為患者解除了病痛。看到的每一張笑臉,聽到的每一句感謝,都激勵著我負重前行。”(以上內容由重慶三博長安醫院提供)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