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男性型脫發三種類型
男性型脫發--青春期后,隨著年齡的增大,性發育更加成熟,有些男性從前額兩側頭發開始變纖細而脫落,逐漸向頭頂延伸,最終大部分或全部脫落,前額變高,形成“高額”。也有的男性從頭頂開始脫發,僅枕部及兩側發際仍剩余的頭發,形成“謝頂”。這種“高額”、“謝頂”的脫發病癥,醫學上稱之為男性型脫發。
男性型脫發可大致分成如下三種類型:
1.雄性激素過高的實質患者:患者在青春期后,體內雄性激素水平一般比較高,皮脂腺分泌旺盛。一方面,過多的雄性激素在5α還原酶的催化作用下導致DHT濃度升高,號稱毛囊殺手的DHT進入細胞核,對于代謝系統產生作用,尤其具有細胞能量作用的ATP物質的制造會因此而受阻。當作為熱量源的ATP無法產生出來,因此無法進行毛發的蛋白合成,毛母細胞失去活力,開始角質化,終于成為休止期毛發。而進入休止期的毛發,大約3個月內就會脫發。另一方面,過多的皮脂分泌物堆積在毛囊周圍,甚至壓迫或堵塞毛囊孔,給毛發正常生長制造障礙,此外,皮脂分泌物中的油酸、亞油酸等過量時對毛囊有毒性作用,導致毛皮中毒、枯萎、脫落。當前者影響較大時則表現為雄性激素源性脫發,而當后者表現突出的稱為脂溢性脫發.
2.頭皮局部免疫力過低所致:部分男性型脫發患者,雖然體內雄性激素水平正常,頭油不多,但由于頭皮局部毛囊對DHT等毒害物質過于敏感,即使較低濃度的DHT也會對毛囊造成影響,從而導致脫發。
3.5α還原酶的催化作用過于明顯者:當患者體內的5α還原酶的催化作用過于活躍時,即使其體內雄性激素水平與一般人相比不存在太大的差異,但在5α還原酶的強烈作用下仍然會引起頭皮內的DHT濃度升高,過多的DHT毒害毛囊,從而導致脫發。
雄性激素源性脫發--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男性型脫發"不叫男性脫發而叫"男性型脫發"?"雄性激素源性脫發"不叫雄性雄激素脫發而稱"雄性激素源性脫發"?其實,"男性型脫發"和"雄性激素源性脫發"都是醫學上的叫法,凡具有男性型脫發相同特征的各種脫發都泛指"男性型脫發",其中包括女性患者.而"雄性激素源性脫發"中的"源"字之意應是指"發源地、根源"等意思,就是說,凡是由雄性激素直接或間接導致的脫發都可以稱為"雄性激素源性脫發",近來已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患者也隸屬于這類型的脫發。正是由于過于專業性的稱呼,才導致較多患者的錯解和對治療上的不知所措,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男性型脫發"最終應歸結為“雄性激素源性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