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伯樂”! 重慶七中這名教練對青年球員的培養令人驚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8日14時30分訊(何婷)每10個學生,就有9人上重本線!29名隊員,13人上名校!這是重慶七中今年足球班的高考成績。
教練汪滔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作為足球傳統學校,重慶七中培養了很多既會踢球又品行好的優秀人才。比如敖安全、秦光樵、白禮銀等老一輩足球明星,魏新、包慶、彭曉芳、王鍇等重慶球迷熟悉的球員,以前也是重慶七中的學生。
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一批愛生如子的足球“伯樂”,汪滔教練便是其中一名。19年前,由于仰慕七中盛名,汪滔放棄了進入高校的機會,一頭扎根七中耕耘自己的教育夢。19年來,他尊重每個生命個體,帶領足球隊在全市乃至全國足球比賽中摘金奪銀,更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
教練汪滔和足球班的隊員們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選擇清華還是北大?
今年,足球班成員雷童從全國120名實力強將中,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足球專項考核,成為全國7名幸運兒之一。并且在高考成績中更是超過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48分成功拿到“通關證”。
這樣的成績,又為七中足球歷史上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年來,劉恒洋、韓雨成、劉星宇等多名學生相繼考入清華大學,更有大批體育特長生圓夢名校,正是學校“五三足球”課程改革的成果體現。
然而,雷童初一時,足球專項和文化成績都不算出色,最開始還只是替補隊員,但是他勤奮踏實,吃苦耐勞,場上頭腦冷靜,思維敏捷。汪滔看中雷童身上難得的品質,盡可能多地為雷童創造上場比賽的機會,讓他增強了信心,提升了技能。
漸漸的,他從替補變成了主力隊員,足球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高二暑假,面臨升學壓力,針對高考進行有意識的分類指導已成為必要。在一次足球杯比賽中,汪滔和雷童媽媽提到,關注孩子學習成績,準備沖刺清華北大。
“孩子平時成績不算太好,居然還可以去考清華北大?”雷童媽媽簡直不能相信“天下怎么會落下餡餅”。面對家長的難以置信,汪滔和家長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這是汪滔對雷童高考目標第一次定位,然而,清華北大專項考試在同一天,只能二選一。由于北大文化成績只需要二本線,雷童和家長選擇了北大。
在汪滔看來,其實不然,“清華分數雖然高,但是招生人數更多,重本線下20分的要求把一大批足球水平高但文化成績不達標的考生擋在外面,但正好給雷童更多機會。”結合雷童曾經也達到過重本線的成績,汪滔堅信,雷童完全可以沖刺清華。
基于以上考慮,在報名截止前一晚,汪滔與家長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溝通,逐一分析,最終,家長也認同此觀點,連夜進行清華大學的報名,決定轉戰清華。
每10個學生,就有9人上重本線!29名隊員,13人上名校!這是重慶七中今年足球班的高考成績。
打了一場漂亮的絕地反擊
事實證明,汪滔針對足球專項考試的分析和考慮是理性的,行之有效的。最終,雷童順利通過了清華大學的專項考試。
足球專項考試后,文化成績的困難擺在了眼前。由于連續比賽和考試耽誤,雷童成績一落千丈,甚至從原本的本科線跌到了專科線,這時,學校組建了“雷童培訓班”,對他進行一對一補習。但是,成績還是不太穩定。
汪滔了解到雷童上課還算認真,但算不上全力以赴,家中手機不離手,家長反復提醒后還有一些不耐煩的情緒,家長非常擔心。汪滔意識到,當務之急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于是,立馬前往家訪。
在經過一番促膝長談后,重新點燃了雷童內心對清華大學的向往,在談話結束后的第二天,雷童主動上交了手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高考前,雷童的所有動向都牽掛著汪滔的心。
查成績的那天,汪滔的手一直在顫抖,知曉成績后,他會心一笑,與雷童用男人的方式相互擊掌。“好球!”就像打了一場漂亮的絕地反擊,不同的是,這將是汪滔陪伴雷童打下的最后一場。
班級合影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等待每顆種子發芽
對于隊員的個人發展,汪滔更多的是鼓勵和欣賞,就像等待一顆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后成為一棵大樹,雷童的成長正是如此。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是汪滔多年來秉持的教育信條,“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有完全不同的成長經歷。”所以在帶隊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他既考慮班級和隊伍大局,也考慮隊員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在共性中發展個性。
目前,汪滔已送了兩位隊員進入清華大學,他帶領的足球隊多次取得重慶市的冠軍、全國前八的成績,在雷童這一屆,足球隊取得過“協會杯”全國第四,重慶市U17亞軍,U19冠軍,2018校園足球總決賽冠軍等榮譽。
在汪滔看來,教練和隊員的關系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既要有魄力敢于管理,也要尊重學生個體,走進他們的內心,俯下身來聽隊員內心的聲音,這才能保證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是和隊員溝通的基礎,隊伍良性發展的基石”。
足球教練和其他老師并不一樣,從初一到高三,教練陪著隊員們走過了6年的青春時光,在外比賽時,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訓練,太多經歷,刻骨銘心。在這次足球班畢業主題活動中,令汪滔驚訝的是,所有隊員排成隊,逐一和他擁抱,并將一封封信交到汪滔手中,此處無聲,但眼淚已悄然落下。
19年來,汪滔享受著著當一名足球教練的過程,“我想帶給孩子們的是至誠至善的品格、永不言棄的精神、踏實勤奮的作風,我希望他們能成為心懷夢想、懂得感恩、敢于擔當的人。”
未來,汪滔希望學生進入高校后,將七中的足球傳統發揚光大,也希望自己能吸引更多優秀苗子來到七中,借助平臺培養出更多思想品德好、學業水平好、專項技能好的三好隊員。
緊隨七中“為未來育人 育未來有用之人”的辦學理念,汪滔只是眾多足球“伯樂”中的一名,在這樣一群踏實勤奮、兢兢業業的東川教師的辛勤付出下,大批“球霸+學霸”型創新性人才正在從這里走向未來。
足球班的同學們在畢業典禮上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