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種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方法發布!
4月15日,在第26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的第一天,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
這是自2018年首次發布以來更新發布的第三版《推薦》。相比于2019年版本,2020版《推薦》新增了惡性黑色素瘤、膀胱癌、卵巢癌、骨腫瘤、軟組織肉瘤、白血病6個瘤種,覆蓋了20種常見惡性腫瘤的預防和早診早治信息,其中大腸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甲狀腺癌、食管癌6種腫瘤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內容更新。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主任、上海市抗癌協會癌癥預防與篩查專委會主任委員鄭瑩教授表示,癌癥是人體細胞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復雜漸進的過程,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這給了我們很多的時間,來預防腫瘤的發生,來早期發現腫瘤,將腫瘤扼殺在搖籃里。
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如果能做到早診早治,可以獲得治愈機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最新發布的生存數據:早期宮頸癌、大腸癌患者經過規范治療,五年生存率均可以達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達到97%以上。早發現、早診斷,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回歸正常生活中。
附: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
大腸癌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乳腺癌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宮頸癌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 3 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議進行篩查:
預防建議
肺 癌
高危對象
年齡> 40 歲,至少合并以下一項危險因 素者: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肝 癌
高危對象
男性 35 歲以上、女性 45 歲以上的以下任一人群: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胃 癌
高危對象
凡有下述情況之一者,均系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年齡> 40 歲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癥狀,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胃息肉、殘胃、胃巨大皺褶征、慢性胃潰瘍和胃上皮異型增生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預防建議
前列腺癌
高危對象
具有以下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 檢查,對異常結果進行合理隨訪。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甲狀腺癌
高危對象
凡有下述情況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狀腺癌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淋巴瘤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食管癌
高危對象
年齡 >40 歲,并符合下列任 1 項危險因素者:
篩查建議
食管癌高危人群:
預防建議
皮膚癌
高危對象
具備下述任一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膚癌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臨床體檢,每年 1 次。有高危因素者,由專業的醫生進行皮膚檢查,包括痣、胎記或其他色素異常區域,記錄顏色、大小、形狀或質地的變化,必要時進行活檢。
預防建議
胰腺癌
高危對象
40 歲以上,特別是 50 歲以上,伴有下述任意 1 項因素者(第 6 項因素會 增加胰腺癌風險,但一般不做篩查):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膽囊癌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腦部腫瘤
高危對象
腦部腫瘤的十大早期信號:
篩查建議
重視腦部腫瘤的十大早期信號,需要到神經科或相關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經外科等)進一步檢查。
預防建議
惡性黑色素瘤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卵巢癌
(包括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及原發性腹膜癌)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預防建議
骨腫瘤
高危對象
骨腫瘤的八大早期信號:
篩查建議
重視骨腫瘤的八大早期信號,出現異常及時就診,行查體、影像學檢查,必要時結合活檢。尤其有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如出現骨性疼痛,神經壓迫和活動障礙等情況時,及時到骨軟組織腫瘤科等相關科室進一步檢查。
預防建議
膀胱癌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一般風險人群:60 歲開始,尿常規,每年 1 次。
高危人群:50 歲開始,尿常規、血尿檢測聯合尿液腫瘤標志物如 NMP22,每年 1 次。
預防建議
軟組織肉瘤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重視軟組織肉瘤的四大早期信號,出現異常及時到軟組織腫瘤專科就醫。
預防建議
白血病
高危對象
篩查建議
高危人群:臨床體檢,每年 1 次。臨床體檢包括以下項目:
(1) 外科體檢:淺表淋巴結和肝臟脾臟觸診;
(2) B 超檢查:淺表淋巴結、肝臟脾臟和腹腔淋巴結;
(3) 血常規。
預防建議
本文編輯:王真
審稿主任:楊小明
- 標簽:火影忍者340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