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沒有圍墻”的賽事 讓港澳臺創業企業在大灣區落地生根
“技術很先進,是否考慮過應用場景?”
“與競爭對手相比,你們行業的最大優勢在哪”……
近日,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行業賽決賽(以下簡稱港澳臺賽)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來自港澳臺兩岸三地的創業團隊匯聚一堂,共同切磋交流創業經驗。
這也是江門市首次承辦港澳臺賽行業賽。獲獎企業落地,最高將獲得省區市三級配套落地補助60萬元。自2014年以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設立港澳臺賽并落戶廣東,現已發展成為粵港澳臺創客精英參與多、項目水平高、影響力大的賽事品牌。
參賽項目各具特色亮點紛呈
一輪比賽下來,評委們喜出望外。“今年參賽企業質量高,針對目前國內技術需求的研發應用頻頻出現亮點多多。”中科科創戰客辦公室副主任、零壹資本副總經理樓海光已擔任了4屆的大賽評委。AI光動力生殖醫學醫病增能系統、液態材料奈米檢測智動化解決方案等參賽項目讓他眼前一亮。
斬獲新材料行業賽成長組企業一等獎的港資企業——開平市齊裕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其研發的內容初聽起來有些“冷僻”——環保型水性無底紙冷裱膜。“通俗地講,就是為無底紙廣告噴繪表面提供一層保護膠黏膜。我們從2016年就堅持自主研發,已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該公司總經理羅吉爾介紹,他們研發的產品將完全取代傳統的溶劑型膠,涂覆過程中不使用有機溶劑。不僅環保,而且節省成本。
在生物醫藥及大健康行業賽方面,臺灣企業玉醫科技有限公司奪得成長組企業一等獎。該公司結合人工智能,與臺灣頂尖醫院合作開發“腦波實時分析系統”,協助憂郁癥、睡眠障礙、創傷癥候群、失智癥等精神疾病與精神內科的控制療程,透視大腦的脈動、監測療效。
在最終的巔峰賽中,這兩家創業公司獲得評委們的一致青睞,均以754萬元意向投資數額榮獲各自行業的“最具投資價值獎”。
“行業賽+地方主導產業”實現雙贏
港澳臺賽自舉辦以來,已吸引了港澳臺近3000個項目參賽。近200個項目落地廣東,聯合粵港澳臺70多家創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和孵化器,170多家社會投資機構服務大賽項目。今年港澳臺賽根據各地市的產業發展方向,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所需和地市所能進行布局。其中,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行業賽落戶江門新會。
“江門在創新創業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政策措施、產業配套、人才引進等極具吸引力,是我們落戶內地的首選。”臺灣企業邑流微測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正宇在參賽過程中了解到,江門正著力打造產值超80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他敏銳捕捉到,這些與公司的規劃方向十分貼近。
大賽從過往一地一賽,到現在及未來的一賽多地,依托大灣區內各地市的產業需求配套行業賽,擴大影響力和輻射面。賽事中,企業和地方均實現了雙贏。對此,復賽評委、深圳同創偉業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副總裁蔡國彥說:“大賽促進了兩岸三地在生產、市場、投資機構等方面的聯通共享,讓技術、人才、金融、信息等創新要素得以充分融合。”
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盡管只拿到新材料行業賽的優勝獎,但臺灣選手陳泉宏坦言“收獲頗豐”。這位臺灣青年,帶著一雙穿起來像運動鞋一樣舒適的正裝皮鞋來參賽。
“參賽就是為了讓國家級賽事的評委們來檢視我的創業項目。” 陳泉宏說,“通過大賽的層層選拔,最大的收獲是讓自己的創業項目升級了,更明確項目的發展方向。” 目前他已經注冊成立了佛山市魔法鞋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希望在廣大的內地市場,全力沖刺一把。”
港澳臺賽已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創新創業生態圈。“我們希望圍繞創新創業主體所需價值與服務做‘沒有圍墻的孵化器’。”大賽組委會秘書長夏雷表示,港澳臺賽已經進入2.0版本,把人才、技術、資本、產業等創新要素鏈接起來。
江門新會區區長梁明建表示,區內的銀湖灣濱海新區、樞紐新城、三大萬畝園區等,將為各類創新動能的集聚提供良好平臺,誠邀港澳臺創業企業落地發展。
“港澳臺賽要始終堅持以雙創為立足點,具有輻射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全國,乃至全球的視野。通過擴大布局,吸引更多的港澳臺企業家、僑民僑胞共同參與,要持續地推動‘雙創’不斷升級,推動中國的‘雙創’向更加生態化、高端化、融通化、高級化發展。”科技部火炬中心基金受理處處長安磊說。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