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養生 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到中年,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為何中年人這么脆弱呢?蓋因壓力太大,上有老,下有小,在單位是,在家是頂梁柱,所有重擔都壓在中年人身上。尤其是當下社會價值觀多樣化,一些浮躁情緒蔓延,再加上名利攀比現象,這些因素會導致人體應激反應增強,血中兒茶酚胺升高,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從而出現代謝紊亂。
還有一些人有不良嗜好,如過度飲酒、吸煙,愛打麻將,生活不規律,甚至連續加班,透支身體。還有人認為養生是老年人的事,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暴飲暴食,有的不運動,有的運動過度,有的因過度追求名利而常常陷入焦慮。
中年人如何養生?根據筆者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及相關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供45~65歲的人思考:
一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三觀正確、知恩、知足常樂、淡定從容是中年人應有的生活態度。不過度追求名利,名利是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兒女自有兒女福,不要為了兒女,或拼命掙錢,不愛惜身體,或鋌而走險,不惜犯罪。另外,善良是治病的一劑良藥,多參加公益活動,多做善事,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是安排科學合理的膳食。民以食為天,從古到今,我們都特別注意膳食。每天熱量攝入保持20大卡/kg左右,60%熱量來源于碳水化合物,25%熱量來源于脂肪,15%熱量來源于蛋白質。每天要吃500克蔬菜,飲水1500~2000毫升。總結為:每天半斤主食、2兩油脂類、2兩蛋白質。當然根據工作性質和運動量的不同,可在此基礎上適當調整。
三是規律合適的運動。中年人一定要每天運動一小時,可以散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唱歌。生命在于運動,運動量要達標,但也不能透支,每天筋疲力盡則不可取。
四是保持心情愉悅和心理平衡。心存高遠,寬容,不是原則問題都可以,學會不生氣,不輕易與人爭執。多看有益書籍,結交良朋益友,身心,提升能力,提高境界。
五是戒除不良習慣。戒煙、限酒、、戒賭。維持規律的生活?酥撇涣,人窮志不短,不驕傲自滿,不妄自菲薄,要自信、堅強、從容、淡定。
人人需要健康,中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是對家庭、對單位、對國家最大的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