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揭秘保健品12大忽悠套
日前,由江蘇省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主辦的“老年保健品消費教育活動”在南京舉行,現場發放了《致江蘇省老年消費者的一封信》《老年消費教育指導手冊》等宣教材料。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老年消費教育指導手冊》中揭露了老年保健品市場欺詐的12大套。
2016年7月,四川省石棉縣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接到投訴,某企業組織的活動中,組織者向參會的老人們宣傳某品牌軟膠囊保健品,聲稱其具有預防和治療癌癥、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藥用功效,誘使60余人共花費12余萬元購買。
四川省石棉縣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提醒人們,經營者利用消費者追求健康、治病急切的心理,夸大保健品功效。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醒,凡聲稱有疾病防治功能的保健品,一律不要購買。
市消費者協會曾接到舉報:80歲的李先生在參加某“健康”時,在主辦者的下,以7680元買了兩臺空氣凈化器及3張過濾網,并免費獲贈另外3件保健用品。
但回家后卻發現其中一臺空氣凈化器存在質量問題。由于購買時對方沒給,他也不知道對方單位的具體名稱和地址,而且商家名片上的電話一直打不通。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表示,以小恩小惠做誘餌,這種套的中招者不乏退休的大學教授、老干部等。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舉了個例子:一位 82 歲的高血壓患者,雖經正規治療并服藥,但血壓一直控制不好。電視上某降壓片(一種保健品)的廣告聲稱“15 天平穩降壓至正常”“逆轉動脈硬化”等,這把老人的心打動了。但是買了 4 盒、吃了 1 個半月后,沒有一丁點效果。
來自重慶的58歲的張女士曾通過朋友介紹,參加了在某舉辦的“身心靈自然療愈7天之旅”。據張女士反映,報名時要先交納200元押金,且必須參加的項目,若無違規,7天結業后返還押金。
項目中有一項是飯后在快走。但張女士患有胃下垂,醫生曾她飯后要休息,不能運動。張女士無法全程參加的活動,遭到主辦方,還要求她當著全體的面上臺認錯,實屬人格。因此,張女士向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舉報。
經查,活動期間,某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還向參與者高價推銷野芝茶、眼藥水、排毒餅干等保健品。
在街頭巷尾,經常能碰到一些打著“祖傳秘方”“包治百病”旗號的“游醫”,某種療法別人都沒有,只有自己有,在任獻里都查不到。
“游醫”周圍的圍觀者中不乏他們的托兒。“游醫”會向圍觀群眾免費發放一些印刷精美的小,介紹自己的“祖傳秘方”,并兜售保健品。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這些往往利用一些患者或家屬病急亂投醫的心理。
近年來,“廣告演員”胡祖秦、劉洪斌等假冒醫學專家的事件引起社會一片嘩然。除了這些被查處的,社會上步其后塵扮演專家、大肆搞“養生”、順便兜售保健食品的現象依然存在。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提供了這樣一個案例:82 歲的吳先生,2014 年做了腦部手術后,身體狀況欠佳,經老同事介紹,他購買了深圳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多種產品。
2015 年 12 月,該公司銷售人員對吳先生表示:“腦室閉合不全、腦癱瘓、腦休克、腦部動脈血管出現破裂,不預防就會腦死亡、腦癡呆。在式推銷的攻勢之下,老人言聽計從地購買了該公司的姬松茸壓片糖果55 瓶,共花費 245000元。2
016 年年初,吳先生去醫院做檢查后,醫生告訴他根本不用服用任何保健品。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介紹,一些商家會利用空巢老人遠離子女、生活孤寂的特點,雇傭相應人員,采用噓寒問暖、上門陪伴、聊天、做家務等方式,通過所謂的親情服務與老人建立起信任,隨后高價推銷保健品。
同時,推銷人員還會跟老人聊自己工作如何不容易、完不成業績公司將如何處理,甚至聊自己的家庭和成長經歷(很多是編的)。幾次下來,一些心軟的老人就會聯想起自己同樣在外打拼的子女,于是便掏錢購買。
“我們老是典型的‘摳門兒大爺’,你讓他花錢買,他絕對不干;你要是讓他免費吃、免費用,他絕對上鉤。”來自的徐大媽抱怨著她那位上了當的老伴。
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商家往往利用老人生活節儉甚至拮據的特點,告訴他們可以先試吃或試用幾天。在此過程中,銷售人員會了解試吃或試用情況,不停地向老人該產品如何如何好,其購買。
一些商家會給他們的產品或營銷活動打上“權威”的烙印,如“中國××協會”“國家百歲工程”“國家××養老公益援助工程”等,甚至打起“國家補貼”的旗號。2017年年初,報道的“腦力智寶”,參與舉報的數十位老人都是被“補貼”這一套所騙,商家稱,買1箱4萬元的產品自己只需要花1萬元,其他都是國家補貼。
一些商家會利用的形式,首先渲染公司實力有多強,例如“與××大學醫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所邀請的名醫名氣如何大等。引入很多生物科技、量子科學、激光治療等時髦概念。
商家宣傳都是假的?那么,患者總該是真的吧?殊不知,您信了就上當了。中國消費者協會告知人們,雇用托兒假扮患者雖然是用濫了的老套,但仍有不少消費者上鉤。托兒的演技和、的能力可見一斑。
什么叫消費?就是始終地認識到商家的目的,不權威的說法不能信,該“鐵公雞”就要“鐵公雞”,該“鐵石心腸”就要“鐵石心腸”。在商家眼里,人情味只是他們的棋子,健康益處只是他們用來激將的說辭。面對商家的糾纏與,不要回避和,畢竟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是自己的。
另外,子女平時要多關愛老人,讓他們少些親情缺失,多些健康消費常識,常必要的。